青山下的狐 作品
第20章 打工人在古代逃荒(20)(第2頁)
過年時,唐芊芊親自給家裡的幾個孩子做了一頓團飯。
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了一個團圓飯。
過年後還在正月裡,唐芊芊就開始讓人給紅薯,玉米育苗。
南方天氣暖,她打算種兩季。
這樣以後就有吃不完的糧食了。
在這個世界她還有了菩薩心腸,救助了很多難民。
她的空間裡不缺糧食這種東西,可是現在的百姓們缺。
要是自己能種出更多的糧食來,這個世界上也能少幾個被餓死的人。
南方非常適合種植糧食,紅薯玉米很快很快就出了苗。
在玉米長了兩葉時就開始移栽,唐芊芊則是把土地上的一些小角落,小坡地都利用上了。
南瓜,絲瓜,東瓜,黃瓜,扁豆都給種上,這叫廢物利用。
是兩個月的時間,原本還荒廢了很多土地的平陸村就已經成了一片綠色。
龍城已經開種植春糧,唐芊芊他們的老家襄城依舊是乾旱一片。
現在的襄城已經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空城,百姓們不是逃的,逃就是死的死。
就是朝廷對於這樣的乾旱也無能為力。
朝廷這兩年發下的救濟糧都足夠救十座了,可惜這些救濟糧沒有一粒是真的落到了百姓的嘴裡。
最後皇帝只能讓人引導這些百姓們,讓他們向著南方逃荒。
誰讓南方地廣人少,可能土地貧瘠一些,但也好過餓死在乾旱地區。
這也是為什麼唐芊芊他們的定居費只要二兩銀子,那些官員們沒有獅子大開口的原因。
王家村裡的人看著唐芊芊家種了幾十畝的地,又看見王栓柱家的海鮮生意紅火。
買地他們沒錢,於是就去海邊撿海鮮賣給王栓柱家和唐芊芊家。
會讓村民們慢慢的手裡有了一點點積蓄,有了錢大家就開始買地。
他們買的也不多,也就一兩畝而已。
因為聽說這裡可以種兩季,所以他們一點也不著急自家的地位荒廢。
王思華在龍城賣烤海鮮賺到錢後,就直接在龍城買了房子,還買了鋪面,做起了大排檔的生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