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再遷(第2頁)
“都伯,這走馬水附近只有投鹿部,屬於孤軍。若我等能趕走投鹿部,佔據走馬水,然後送重禮與南北屠各,未嘗不能作為立身之地啊!”
支羅才反應過來關羽是想圖謀投鹿部,頓時大喜,一躍而起,叫道:“都伯若肯攻投鹿,我願意做先鋒!”
丁碩一聽有仗打,忙道:“咱們就一隊兵,自然傾巢出動,哪來什麼先鋒?都伯,我曾到過橋門,熟悉地形,願打頭陣!”
支羅怒視丁碩。
丁碩目不斜視,挺胸昂首,期待地望著關羽。
關羽道:“投鹿部可戰之士千餘,我等只有五十人,如何攻之?”
王方從放棄村寨的傷感中努力掙脫,道:“都伯,我等不到三十人即攻殺盤羊羌數百人,如今有勇士五十,破投鹿部又有何難?況且從那日投鹿部攻雕陰來看,其戰力也稀鬆平常得緊。”
於是眾人全部支持突襲投鹿部。
歸德部有兵三千,投鹿部只有一千,強弱分明,柿子要挑軟的捏,這個道理人人都懂。
關羽拍板道:“那就今日收拾行裝,明日一早出發!”
說走就走,毫不拖泥帶水。
走洛水繞路至高奴再行北上,路程太遠。關羽詢問一些來投的山民後,決定從埡口翻山,從白于山南面,沿著山丘溝壑,走直線直接向東北方向進發。
山民說路上多有小型部落,補給就靠他們了。關羽有馬有鹽,交換些糧食應該沒問題。不換?由不得他們。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初冬,關羽放棄李村,攜家帶口,沿著洛水向北行進。
冒著遭遇歸德部的風險,行進數里後,到了此前剿滅盤羊羌曾走的埡口,爬上山脊。
關羽望著一行近兩百人的隊伍,心情有些複雜。經過數次搏殺,他對自己身手是有自信的,但對作為領袖心裡沒底。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他一心投劉,並非自輕自賤,一定要給自己找個主公,而是覺得劉備能和自己在能力、性格、興趣等各方面互補。
亂世生存,單打獨鬥肯定不成,獨木不成林。
劉關張的情誼在宛如先知天書的小人書中已經寫得明明白白,“桃園結義,情同手足”。後面雖然悲劇收場,但也是生死有命,天意弄人,三人間情義不曾變質。
小人書中,劉關張從一窮二白,白手起家,最終據有荊益,鼎足三分。現在關羽提前十年經營,厚積薄發,屆時能不能一飛沖天?
想想就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