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入漢關 作品

第83章 歌頌(第3頁)

 項王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氣蓋世”。“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高祖自為歌詩“大風起兮雲飛揚”,“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

 漢人“以舞相屬”,是宴席上的常見行為。

 平時,也動不動就高歌尬舞。

 到了魏晉風流之時,更是如此。

 唐朝也愛做胡旋之舞。

 也不知從何時起漢人變成了情緒內斂、不敢表露的民族,女人笑不露齒、坐不露膝,男人中庸唯諾,千言不如一默。

 關羽被都蘭牽入場中,自然起舞。

 舞是情緒的表達,不一定要什麼套路,順著節拍舞動便是。

 關羽雄武,都蘭嬌柔。

 兩人一個如山,一個如水,水繞著山。

 一個如樹,一個如藤,藤纏著樹。

 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一曲舞罷,彩聲如雷。

 胡人以歌舞讚頌關羽,漢人自然也不甘示弱。

 可惜在場漢人大多數都是普通百姓,或為輕俠,或為郡兵,基本沒有士人,現編歌舞對他們而言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

 楊沛算是學問最好的,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到在《詩經》中看過的一首詩,但卻記不完整。

 不管了,直接改一下拿來用吧。

 楊沛唱一句,眾戰士就跟一句,高聲唱和:

 “白波何有?有條有梅。

 關公至止,錦衣狐裘。

 顏如渥丹,其公也哉!

 白波何有?有紀有堂。

 關公至止,黻衣繡裳。

 佩玉將將,壽考不忘!”

 白波谷中有什麼?有山楸和梅樹。

 關公到了這裡,穿著錦衣狐裘真威武。

 他臉龐紅紅像塗丹,真是我們的好關公!

 嗯,關羽臉色有點紅,這首詩引用得很妥帖。

 戰士們一邊唱和,一邊跺腳打著拍子,就是後世所謂的“踏歌”。

 氣勢雄壯,聲音高亢。

 將對關羽的仰慕和崇拜傾吐而出。

 胡人也被感染,用生硬的漢語跟著歌唱。

 都蘭和頓珠姐妹再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