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二章 他的事業(第2頁)

    太監走出殿外道:“陛下睡了。”

    李承乾拿起一旁的竹傘,獨自一人走入了雨中。

    老太監望著太子一個人走在雨中的身影,漫天的雨水澆灌而下,慢慢地就看不到殿下的背影。

    回到東宮,李承乾坐在崇文殿前,看著從興慶殿帶來的軍報。

    “怎麼?你父皇將軍報也交給你處置了?”

    李承乾看了眼,走到身側的爺爺,回道:“有些事需要兒臣做一些批註。”

    李淵在一旁坐著,神色有些擔憂。

    “怎麼了?”

    “你父皇讓伱統領兵馬了?”

    “爺爺誤會了,這只不過是給軍中提一些建議而已,在吐蕃與西域的諸多的地方,需要崇文館的人與軍中一起行事。”

    李淵小聲道:“還以為二郎給你兵權了。”

    “父皇有給孫兒兵權的。”

    “你的東宮右率就剩下七人,李績與朕說,軍中都不記得有一個右率。”

    “孫兒記得的,沒有忘記右率。”李承乾坐在搖椅上,道:“人少點好,人多了就會煩。”

    餘下的時間李承乾安靜地坐在崇文殿前。

    雨水停下的時候,已是傍晚,麗質與東陽這才回到東宮。

    “皇兄。”穿著道袍的明達快步跑來,她著急問道:“幫幫李道長吧。”

    被妹妹搖著胳膊,李承乾依舊閉眼躺著,有氣無力且似醒非醒地道:“怎了?”

    “李道長想要證明我們腳下的地在轉動,他已閉關半月了,還沒找到證明的方法,前兩天李道長在往天上丟石頭,再看著石頭落下。”

    “通過石頭落下的位置來確定自轉,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可石頭每一次落地的位置是無序的。”

    “那是因為從理論已成立的角度上來看,理論方面隨著自轉,下落的石頭每一次落地的位置應該是有偏移的。”

    “正是如此。”明達一臉認真道:“可是每一次不是偏左就是偏右,這不符合自轉的規律。”

    明達的學習能力還是很強的,她現在所學的知識連稚奴與李慎都未曾掌握。

    李承乾從一旁拿起一根細長的木纖,這原本是用來串烤肉的,遞給她道:“那就讓這根木纖,為世人的認知做出豐功偉績。”

    明達神色狐疑地拿過木纖,“這……”

    李淵也忍著笑意。

    “皇兄是餓了嗎?”

    李承乾道:“將它放在一個靜置水盆中,記錄下它的位置,每天早晨看看,如果位置有了移動……”

    “明達懂了,謝皇兄指點。”她高高木纖快步離開了東宮。

    李淵好奇道:“她懂什麼了?”

    “她與李道長要證明,我們腳下的大地是在旋轉的。”

    “呵呵……那朕豈不是就走不動路了。”

    “嗯,爺爺的問題很不錯,值得思考。”

    兩天之後,李淳風道長要求道門中人做嘗試,證明人們生活的腳下的土地是在自轉的。

    他將實驗的方式方法教給了很多人。

    這本是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幾歲的小孩子都能夠實驗。

    無非是一個靜止的水盆上放一根細長的木纖,或者是放著一片葉子,一根草,都能用來證明這個理論。

    當這個觀點被送到弘文館之後,很多學士也參與其中。

    實驗的結果是振奮人心的,因為在後續的幾天,真的有人發現了變化。

    也有人開口反對,這應該只是巧合,或者是別的原因。

    反駁就需要反駁的理由,李淳風已舉證證明日夜轉換與自轉有關。

    又過了半月,儘管這個謎題還有許多解釋不清的地方,也不能影響人們為了生活奔波,很快就成了人們口中的笑談。

    想不明白的事,總歸到了最後只留下了小部分人還在繼續鑽研,人們的生活依舊如常。

    中書省,于志寧將一堆卷宗放在了褚遂良面前。

    近日,褚遂良稍有清閒,他還能再回去休息半晌,再出去找人喝酒。

    看到一堆的卷宗被放在自己面前,褚遂良道:“是何意思?”

    于志寧道:“這是司農寺卿在西域修建坎兒井的論述,工部要派出三十名工匠,去主持開墾坎兒井,他們要在西域廣開田畝,建設綠州,名為造福西域。”

    褚遂良神色為難,這司農寺卿郭駱駝在西域寫了五十一卷卷宗。

    這人去西域真的能學到這麼多東西?

    他到底在西域做什麼?

    褚遂良正要推諉,好巧不巧,太子殿下正好來這裡,他連忙站起身,行禮道:“於侍郎放心,下官定將這些卷宗批覆好,絕不會有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