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三百五十五章 皇后的家書(第3頁)

    以世家為核心,與宗族與個人利益為主的理念不同,這卷書更注重國與社稷,以及個人命運與社稷之間的關係。

    至此就算是成書了,李承乾將這卷書交給了蘇婉,讓她交給武功縣士族抄錄,並且先在關中傳播,讓涇陽的造紙作坊開始印書。

    蘇婉問道:“殿下,這卷書加上老先生的名嗎?”

    李承乾頷首道:“要加。”

    “嗯,妾身這就給家中書信。”

    太子的政令送出皇宮,送到了崇文館,封谷那律老先生為諫議大夫,參議朝政,兼領崇文館,弘文館,四方館,賜萬錢。

    而谷那律老先生的這卷書,賜名貞觀書。

    遼水以東,安市城內,天寒地凍的遼東地界可謂是滴水成冰。

    城內燒著不少的火堆,有一隊士兵吃力地拖著一塊冰而來,他們將冰塊敲碎之後放入鍋中煮,煮化了之後,將水煮沸,喝下一口溫暖腸胃與身體。

    安市城內的三萬唐軍,絕大多數都穿著衣,圍著火堆坐成一圈。

    今天的天氣晴朗了,李世民穿著臃腫的衣走出城樓,望著遠處的一片白茫茫。

    蘇定方與李道宗站在陛下的身邊。

    在冷風中,人不住地打顫。

    李道宗道:“陛下,我們將戰馬都養在了馬廄,馬廄很溫暖,戰馬不會凍死的。”

    李世民道:“軍中糧草如何?”

    蘇定方回道:“糧草充足,幽州又送來了十萬石糧草,軍中不缺糧食。”

    李世民見到有站在城牆上的士兵,他們的鬍子上都有些冰渣,勸道:“換防吧。”

    “喏。”

    一隊士兵換了下去,另一隊士兵換上。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遠處,白茫茫的一片平原上見不到高句麗的兵馬,“也不知道高句麗凍死了沒有。”

    李道宗稟報道:“回陛下,末將聽聞高句麗的兵馬都在烏骨城。”

    烏骨城就在安市城以東,雙方隔著一片山林。

    當初陛下聽聞高延壽與高慧真帶了十五萬大軍,那時候陛下甚至還有些興奮。

    說來也是,遼水敵軍,確實不夠殺的。

    “陛下,皇后書信。”

    李世民接過侍衛送來的書信,站在寒風中正看著。

    蘇定方與李道宗自覺退下。

    看著觀音婢的字跡,李世民的臉上又有了笑容,看著書信上所寫的趣事,孫子與孫女又年長了一歲,他們現在已學會用筷子了。

    小於菟還是老樣子做什麼事都不專心。

    承乾近來與谷那律老先生辯經,並且還著了一卷書。

    看到這裡,李世民笑著在冷風中吐出一口熱氣,與承乾辯經?

    這與自找苦吃無異。

    且說他老先生就算德高望重,可承乾的學識之淵博,又豈是這位老先生可以小覷的?

    別看承乾現在只有二十歲出頭的年紀,他教出來的孩子可都是國子監的夫子,都要瞻仰。

    他的弟弟妹妹就已是這般,承乾的學識不知到了何種境界。

    信中又說起了河北各地的事,以及近來承乾抱怨宗室諸王不來洛陽朝賀太上皇與太子。

    李世民只是輕鬆笑笑沒有多言。

    將家書送入懷中,李世民又走回了城樓,讓人準備筆墨,寫了一封回信,讓人送去洛陽。

    餘下的時間,皇帝親自巡視城防,與眾將士共同用飯,甚至還能說一些家常。

    言語中將士們都在想念家人,當皇帝說起也想念在洛陽的家人,還有在洛陽還年幼的孫子孫女。

    將士們聞言,甚至有人落淚。

    一直以來高高在上的皇帝,現在竟也如此地親近,也與他們一樣在思念家人。

    遼東的天氣晴朗了幾日,冰雪也有了消融的跡象。

    李世民道:“如今是什麼時日了?”

    李道宗道:“回陛下,現在關中應該是年關了。”

    這一戰拖得太久了,李世民望著藍天上的晴朗陽光,道:“天氣暖和了不少,高延壽的大軍有異動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