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九十二章 苦惱的舅舅(第3頁)

 “朝政要事,若在乎人情,朕也不會繼續讓他坐在中書省。”

 房玄齡道:“陛下所言極是。”

 “錢糧調度?互市?”李世民忽然笑道:“沒想到他還真將這朝堂用度,捋得清清楚楚。”

 房玄齡又單獨遞上一卷,道:“陛下,這是今年科舉的安排。”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茶碗,耐心看著,詢問道:“朝中還有人反對?”

 “回陛下,一直以來反對的人都不少,可都是五品以下的官吏,中書省以及各部侍郎以下,沒人反對。”

 “總會有人提出的,今天不提明日總會提,他們現在不做亂,過一年半載找到了機會便會讓朕將一切都變成原來樣子。”

 殿內偶爾傳來幾句話語,房相又腳步匆匆離開了興慶殿。

 長安城外,得到片刻清閒時光的長孫無忌可以出來走走。

 這關中二月天,天氣乍暖還寒,不過草色已長得很好。

 隆冬時節過去之後,關中久違地迎來了溫暖,其實東宮太子早就在幾天前便感受到夜風不怎麼涼了。

 長孫無忌身邊陪著三兩個僕從,沿著渭水一路走著,便遇到了一個老人家。

 這老人家鬚髮皆白,穿著一身粗布衣裳。

 他身邊也有兩個僕從。

 再往前走幾步,長孫無忌才看清,此人正是王珪,王老先生。

 “還以為現在的朝中有多麼忙碌,沒想到吏部尚書還能在百忙之中出來走動。”

 聽著他老人家的話語,長孫無忌坐在河灘邊的石頭上,距離他老人家也不遠,道:“聽說老先生如今在魏王府,教導魏王?”

 王珪又閉上眼,享受著陽光照在身上的溫暖,道:“教導魏王不妨礙老朽出來嗮太陽,今年的冬天來得早,去得晚,好不容易有陽光,不好好嗮一嗮,實在可惜。”

 長孫無忌望著水流還算不上湍急的渭水,接著道:“您老本來應該在終南山上養老的。”

 “呵呵呵……”王珪笑著翻了個身,道:“老夫到死都離不開這長安了,與其讓老朽老死在終南山,若能教導魏王,令魏王成為一代大家,倒也不錯,便也就放下了這樁心事,將來把老朽葬在終南山便好。”

 不知道為什麼,長孫無忌感覺自己與王珪有一種英雄相惜的感覺。

 被皇帝試探,還要被太子利用。

 長孫無忌苦笑道:“有朝一日,也要與您老人家一樣,寄情山水之間,這朝野天下這麼多事,少了某一個又何妨。”

 王珪撫須道:“老朽年邁不中用了,你還年輕,不該說這種話,身居吏部尚書,又是中書令,還是當朝趙國公,怎麼現在卻有一種遲暮之心,本以為如伱如房玄齡那樣的人該大展身手的。”

 言至此處,王珪接著道:“也難怪你舅父說你長孫無忌不成大器。”

 長孫無忌雙手放在膝蓋上,道:“您老現在不在朝中,您也不知現在朝中是何形勢。”

 “是何形勢?”

 “唉……”長孫無忌站起身,道:“其中苦楚,只有自己心裡清楚,與您老人家說了又有何用。”

 繼續沿著河邊走著。

 思來想去,一邊是對陛下的忠心,當年布衣之交走到今時今日,是多麼地不容易。

 另一邊是對太子,身為舅舅對他的照拂。

 如果他們父子相爭,自己這個當舅舅的又該如何自處。

 如今太子身側,還有房玄齡這位老師,想來想去更憂心了。

 這李唐天家,三代人了,要是這些當皇帝的一個比一個懂事,那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東宮儲君能夠如以前那樣,哪怕是在東宮深居簡出,那也好。

 可現在,從太子監理朝政開始,如今人都坐在了中書省,也好在太子殿下與軍中將領並無來往。

 也就只有一個李績,李績是個重諾言的人,他絕不會背叛陛下。

 將來要是太子真有了兵權,一旦他們父子相爭,最先死的多半是自己這個舅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