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一百零六章 太子的欣賞

 李世民道:“那之後的事呢?如何讓他們歸附。”

 “要不問問老師的想法,再作斟酌?”

 “你心中就沒有方略嗎?”

 李承乾揣著手惆悵道:“兒臣才疏學淺,別說方略了,眼前就連錢糧調度都覺得頭疼。”

 李世民輕聲笑著。

 “父皇,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算是兒臣再賢明也不可能一個人將所有事都辦完。”

 話語頓了頓,李承乾嘆息一聲,“所以大唐要強大就需要更多的人才,科舉不僅要接著辦,還要大辦特辦。”

 望著眼前這個別苑,樣子雖說不像是宮裡的宮殿,更像尋常大戶人家的院子。

 李世民打量著眼前的水車,低聲道:“建設這個別苑你一共了多少銀錢。”

 “人工,木料,石料,共計三百一十二貫。”

 用力拍了拍牆面,牆體很厚實,而且為了注重夏日避暑,一旁移植了紅柳樹,夏季的時候,這些樹便能夠擋住陽光。

 李承乾解釋道:“當陽光從東面而來,是能夠照到這處別苑的,到了午時陽光便會被擋住不少,此處別苑不會太過陰冷,又不會在夏季太過悶熱,屋子朝向是東南方向,儘可能避開了西南方向的陽光。”

 李世民點頭道:“有心了。”

 “這都是兒臣向這些工匠學來的道理,什麼樣的房子在夏季會很熱,什麼樣的房子到了冬季會更陰冷,都是人們生活中積累的寶貴智慧。”

 如果父皇的這處別苑超過一千貫的預算,是有些超支了。

 就算是過五百貫錢,那也是心疼的。

 臨近六月,關中的酷暑時節提前到來,弟弟妹妹與爺爺都離開了東宮,要搬去別苑避暑。

 朝中也開始了休沐,皇城內空蕩蕩的。

 如果在鄉縣有住處的人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長安城。

 如今整個長安城就像是個蒸籠,朱雀大街上的行人也很少,倒是一條條小巷中擠著一些人,他們藉著巷子的陰涼來避暑。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朱雀大街才會重新熱鬧起來。

 顯而易見,就連城頭上的守軍也比以往少了一倍,

 李承乾獨自一人走在皇城中,走到中書省門前,用力推開厚重的門。

 聞著這裡特有的墨水味,李承乾在老師的位置上坐下來,看著眼前的奏章。

 涇陽開始了互市的第二次行動,這一次他們不僅僅帶去了肥皂,還有茶葉。

 關中已經開始有人跟著行動了,有一部分商人藉著朝中互市的政策,開始將一些貨物賣出關外,其中就有絲綢,筆墨。

 陽光順著中書省敞開的門照入其中,李承乾獨自坐在中書省,翻看著一份份的奏章。

 這些都是這半年以來處置的奏章。

 終於,李承乾的目光落在河西走廊的奏章上,根據于志寧這一個月所作的規劃。

 修建河西走廊四郡所用的銀錢需要至少需要五萬貫。

 在吐谷渾有很多的牧民,他們多數都是伏允留在那邊的吐谷渾子民。

 李承乾在一份奏章上寫下了批註,又獨自一人走出了中書省。

 走在空蕩蕩的皇城中,靴子踩在地面上甚至可以感受到地面的滾燙。

 得失需要吝嗇衡量,這不得不吝嗇,因為自己是大唐的儲君,往後還要登基做皇帝。

 這個世界的人們需要皇帝,現在的人們不能離開皇帝統治下帶來的穩定的生活現狀。

 一旦脫離了這種統治,那麼世道就會變得無比地混亂。

 因此有些得失必須要吝嗇。

 快走到門下省,還能看到一個個正在值守的官吏,他們都在恭敬地行禮。

 到了門下省前,李承乾停下腳步,看著虛掩的門停下腳步,

 李承乾伸手推開虛掩的門,見到其內坐著一個文官,看著模樣還很年輕與自己的年紀差不多。

 那文官見到來人連忙行禮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打量著這裡,除了他好像也沒別人,又道:“這裡只有你一個人嗎?”

 “臣門下省典儀李義府,上官們都去休沐了,臣值守此地,若有要事須告知守備長安的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