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一百八十六章 合適的環境(第3頁)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這些天在忙什麼,又不好多問。

 李承乾看著需要歸檔的卷宗冊目,又道:“河西走廊有消息送來嗎?”

 于志寧道:“還未有送來,這個月上旬似乎是修建敦煌郡的吐谷渾人出了一些亂子,多半要延誤工期了。”

 “看來那邊的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真是有勞那幾位了。”

 “是呀。”于志寧回道:“能一帆風順的事太少了,正如今年夏季時有人說李義府徵召了這麼多吐谷渾人,而這些人又不是關中人,想要管好他們都用嚴刑,會出亂子也在意料之中。”

 “洛陽的案子有眉目了,人犯的名冊沒送來嗎?”

 “照理說洛陽的呈報到了,人犯的名冊也該在下午送到。”于志寧蹙眉道:“多半是也遇到了什麼波折。”

 李承乾在歸檔的卷宗中看到了一份記錄,是杜正倫和崔仁師的談話,點著書架的一份份卷宗,將這份談話記錄取了下來。

 于志寧看了一眼,回道:“殿下,洛陽的呈報剛送到長安,崔仁師一家急匆匆離開長安城。”

 “搬家走的嗎?”

 “不像是,宅院內的東西都還在,人走的時候沒帶走親眷,只是崔仁師兄弟離開了。”

 “看起來像是有急事出了個遠門?”

 于志寧道:“說來也奇怪,照理說崔仁師是修史編撰,而且陛下已有意將他升遷殿中侍御史,他就算是有急事離開長安,也該向朝中報備一聲,這麼匆匆一走,也不給朝中帶話,有點像……”

 “逃命?”

 “嗯。”于志寧頷首。

 李承乾將所有卷宗都歸檔好,這樣一來就可以隨時取用,“洛陽的事與他們有聯繫嗎?”

 “回殿下,七姓十家在洛陽都是有人脈的,或者也有親族在。”

 “呵呵呵,孤越來越覺得這些人……太有意思了。”李承乾收拾好中書省,關上大門對他吩咐了幾句。

 于志寧作揖快步離開。

 東宮太子這些天閒得自在,近來已經很少參與朝政了,除了偶爾來過問京兆府的進展。

 李承乾回到了東宮,與弟弟妹妹一起用了飯,李麗質就領著小兕子去玩,她這兩天都可以住在東宮。

 夜裡,今晚的新月掛在夜空,夜色比以往更黑。

 于志寧從皇城離開之後就去了大理寺,當他從大理寺走出來之後,又有一隊官兵出了大理寺,拿著令牌出了長安,朝著洛陽方向策馬疾馳而去。

 東宮的寢殿內,李承乾打磨著一根扁平的針,將它放在一盆水上。

 扁平的針浮在水上,一動不動。

 李承乾緩緩轉動木盆,看著這根針的變化,看到這根針忽然動了一下,心中訝異之下,又仔細觀察了片刻。

 寧兒瞧著殿下的行為,神色好奇,伏下身也看著這根針。

 李承乾又將這根針掛在細長的鐵杵上,看著這根針兩端晃動,最後在南北方向定住。

 稍稍撥動這根針,它所指的方向就稍稍有些變化。

 將這個變化記錄下來,李承乾發現指針的指向並不是太準確,應該與貞觀年間的地磁變化沒有太大的關係。

 寢殿內亂糟糟的,見太子殿下開始整理了,寧兒也幫著將這些細碎的雜物都整理起來。

 李承乾發現指南針的製作並沒有預想的簡單,合適的環境用更合適的技術會更好,指南魚與水浮法反而更好用,更有實際的利用價值。

 那麼眼下先做個結論。

 “領先的技術並不適合當下的環境,合適的技術才是當下的切實需求。”

 聽太子殿下忽然言語了一句,寧兒繼續整理著,也不知殿下說這句話是何意思。

 小福端來了一盆熱水,好奇道:“殿下,千里眼是什麼?葫蘆娃兄弟那位二娃的眼珠子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