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兄很忙(第3頁)
李百藥道:“若波斯僧來了,高昌王子也會來求見的。”
“無妨,過新年嘛,怎麼能將客人拒之在外。”
看著禿著腦袋的波斯僧阿羅本走入禮部,他頭頂的反光也隨著進入屋簷消失了。
這個波斯僧看起來胖了,而且也圓潤了許多。
關中的水土很養人,在長安住了半年,波斯僧竟然長出了不少肉。
阿羅本也是事後才知道當初這個不友好的年輕人,是當今唐人的太子,也就是唐人未來的皇帝。
他行禮道:“尊敬的太子殿下,先前外臣有所失禮,如今來賠罪。”
李承乾還是吃著核桃,想要補一補近期用腦過度的情況,當下沒有立即給他回話。
阿羅本張開雙手講道:“唐人的城是這麼的美麗,唐人的食物是這麼的美味,外臣覺得這個美麗的地方應該要有一座寺,一座波斯寺。”
“長安有寺廟,不需要了。”
“可長安沒有波斯寺。”
李承乾拍去手上的核桃渣,用水洗了洗手,繼續道:“在長安城建設寺廟要花很多錢,你有錢嗎?”
“外臣沒有。”他又十分恭敬地行禮道:“若唐人能夠幫助外臣修建寺廟,將來會讓更多的波斯人來長安。”
禮部官衙內,陷入了安靜。
阿羅本被盯得有些不舒服,也識趣地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再一次行禮之後,悻悻離開。
他擔心在這裡多留片刻性命就沒了。
應付完這個波斯僧,李承乾便離開了,手拿著卷宗來到中書省歸檔。
一旁是算盤撥動的響動,李麗質正在算著賬,她一手撥動算盤,一手執筆,甚至專心。
良久,她才擱下筆,將賬冊遞上。
兄妹坐在中書省門外,藉著外面的陽光看賬冊。
並不是坐在裡面不好,只不過這個時候的中書省內很冷,坐在外面嗮著太陽能夠舒服許多。
李麗質面朝陽光,閉著眼感受陽光照在身上的溫暖。
李承乾一列列賬冊的數目,問道:“凌煙閣的名冊你看過了?”
“父皇藏得很嚴實,還是被妹妹找到了。”
她回了皇兄的話,拿起一個軟墊放在自己的後背,而後將自己的重量都放在椅子上,儘可能讓陽光照在全身。
這個時候的東宮正在大掃除,弟弟妹妹一定很忙碌,既要曬他們自己的被褥與衣物,還有一大堆的書卷。
中書省前的兄妹兩就不參與大掃除了,因要處理政事,長兄與長姐有了可以一起偷懶地藉口。
李承乾喝著茶水疑惑道:“要這麼多錢糧?”
李麗質閉著眼,道:“吳王兄手中的民壯就有八百多人,閻立德可以解決石料的問題,可糧草與工錢都要朝中提供的,這還是皇兄給父皇的建議以工代賑。”
李承乾皺眉道:“五千石糧草,足夠洛陽治河用到幾時。”
“穀雨之前,算上農忙時節,到了夏季是否要停工,還要看洛陽的打算,妹妹只能盤算到這一步。”
“也對。”李承乾中肯點頭。
這個時候就不見那些世家拿出錢糧來造福社稷,換一種說話,像他們這樣的利益大團體,更傾向於讓社稷去造福他們。
第二天,東宮大掃除結束之後,還要給母后與父皇的宮殿進行大掃除。
李世民麻木地看著一群孩子將甘露殿搬空之後,將桌椅與書卷全部搬出來,東陽帶著幾個妹妹正在擦拭著地面。
而李承乾又一次不在場。
李世民左顧右看,問道:“麗質?”
李麗質正在打量著父皇宮殿中一樣樣平時沒見過的物件,點頭道:“嗯?”
“承乾他人呢?”
“朝中休沐,父皇也休沐,皇兄不休沐,今天去籌措給洛陽的糧草了。”李麗質仰頭一想,目光又落在手中的筷子上,又補充道:“還要拿出請工匠的銀錢呢,皇兄很忙的。”
李世民嘴角一抽,低聲自語著,“他很忙……”
李治湊上前,道:“姐,這白玉筷子好漂亮。”
李麗質用筷子輕輕敲了敲他的腦門,道:“這不是白玉,這是象牙,是從戰象鼻子上取下來的大牙,製成的筷子。”
李治捂著腦門,道:“這東西很名貴吧。”
李麗質放下這雙筷子,又去幫東陽倒水。
長安城外,民部侍郎張大象安排著人手,將糧庫中的糧食一袋袋抬出來。
李承乾拿著賬本站在一旁,聽著皇叔李孝恭絮絮叨叨地講話。
當太子嘛,能夠治理好幾個地方,安排好一些人就有了能夠登基的先決條件。
作為一個太子更需要懂事,這個懂事的大致範圍應該是自己的職權範圍。
其餘方面,在滿朝文武的話語中,應該也是不錯的,除了人情世故……
李孝恭絮叨地講著這些天他的遭遇,宗室那群親戚將他折騰得夠嗆,當那些親戚來長安看望的時候,他接見了幾天就一直閉門謝客。
直到現在各路親眷要回去的也都回去了,封王的回自己的封地,郡王會自己的州郡,縣主會各自的縣。
只有少數人可以留在長安,比如說在朝中任職的河間郡王,在京兆府任職的江夏郡王李道宗。
還有這麼幾個死皮賴臉要留在長安,倒也不用去搭理他們。
“知道皇叔是有苦難言,其實孤與父皇,還有爺爺都清楚,不用解釋這麼多。”
李孝恭看著一袋袋糧食運送出來,伸手撓了撓下巴的大鬍子,“還有幾個兄弟說太子及冠之後,是不是要讓魏王與吳王回到封地。”
“嗯,他們不僅僅為父皇考慮了,沒想到還為孤考慮了。”李承乾面帶笑容,“這些人真是為了我們李家憂慮,操碎了心,這幫親眷真是為了我們李家好,他們離開長安多一日,孤便多想念他們一分。”
李孝恭斜眼看著這個侄兒,一臉不信地問道:“當真?”
李承乾收起賬本,看著一袋袋糧食過稱,沒有回話。
張大象是個年輕的戶部侍郎,他其實就是顏勤禮安排的渭南縣主簿,就是張大安的兄長。
其人為官還算周全,盡職盡責,說不定就是將來的民部尚書。
(本章完)
“殿下請講。”
李承乾瞭然點頭,聽著李百藥的話語惡補現在的外界局勢。
“報!波斯僧阿羅本求見。”
李百藥的目光看向太子,聽從太子吩咐。
李承乾剝開一個核桃,慢條斯理吃著核桃仁,吩咐道:“正是新年,不要壞了人家的雅興,讓他進來吧。”
李百藥道:“若波斯僧來了,高昌王子也會來求見的。”
“無妨,過新年嘛,怎麼能將客人拒之在外。”
看著禿著腦袋的波斯僧阿羅本走入禮部,他頭頂的反光也隨著進入屋簷消失了。
這個波斯僧看起來胖了,而且也圓潤了許多。
關中的水土很養人,在長安住了半年,波斯僧竟然長出了不少肉。
阿羅本也是事後才知道當初這個不友好的年輕人,是當今唐人的太子,也就是唐人未來的皇帝。
他行禮道:“尊敬的太子殿下,先前外臣有所失禮,如今來賠罪。”
李承乾還是吃著核桃,想要補一補近期用腦過度的情況,當下沒有立即給他回話。
阿羅本張開雙手講道:“唐人的城是這麼的美麗,唐人的食物是這麼的美味,外臣覺得這個美麗的地方應該要有一座寺,一座波斯寺。”
“長安有寺廟,不需要了。”
“可長安沒有波斯寺。”
李承乾拍去手上的核桃渣,用水洗了洗手,繼續道:“在長安城建設寺廟要花很多錢,你有錢嗎?”
“外臣沒有。”他又十分恭敬地行禮道:“若唐人能夠幫助外臣修建寺廟,將來會讓更多的波斯人來長安。”
禮部官衙內,陷入了安靜。
阿羅本被盯得有些不舒服,也識趣地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再一次行禮之後,悻悻離開。
他擔心在這裡多留片刻性命就沒了。
應付完這個波斯僧,李承乾便離開了,手拿著卷宗來到中書省歸檔。
一旁是算盤撥動的響動,李麗質正在算著賬,她一手撥動算盤,一手執筆,甚至專心。
良久,她才擱下筆,將賬冊遞上。
兄妹坐在中書省門外,藉著外面的陽光看賬冊。
並不是坐在裡面不好,只不過這個時候的中書省內很冷,坐在外面嗮著太陽能夠舒服許多。
李麗質面朝陽光,閉著眼感受陽光照在身上的溫暖。
李承乾一列列賬冊的數目,問道:“凌煙閣的名冊你看過了?”
“父皇藏得很嚴實,還是被妹妹找到了。”
她回了皇兄的話,拿起一個軟墊放在自己的後背,而後將自己的重量都放在椅子上,儘可能讓陽光照在全身。
這個時候的東宮正在大掃除,弟弟妹妹一定很忙碌,既要曬他們自己的被褥與衣物,還有一大堆的書卷。
中書省前的兄妹兩就不參與大掃除了,因要處理政事,長兄與長姐有了可以一起偷懶地藉口。
李承乾喝著茶水疑惑道:“要這麼多錢糧?”
李麗質閉著眼,道:“吳王兄手中的民壯就有八百多人,閻立德可以解決石料的問題,可糧草與工錢都要朝中提供的,這還是皇兄給父皇的建議以工代賑。”
李承乾皺眉道:“五千石糧草,足夠洛陽治河用到幾時。”
“穀雨之前,算上農忙時節,到了夏季是否要停工,還要看洛陽的打算,妹妹只能盤算到這一步。”
“也對。”李承乾中肯點頭。
這個時候就不見那些世家拿出錢糧來造福社稷,換一種說話,像他們這樣的利益大團體,更傾向於讓社稷去造福他們。
第二天,東宮大掃除結束之後,還要給母后與父皇的宮殿進行大掃除。
李世民麻木地看著一群孩子將甘露殿搬空之後,將桌椅與書卷全部搬出來,東陽帶著幾個妹妹正在擦拭著地面。
而李承乾又一次不在場。
李世民左顧右看,問道:“麗質?”
李麗質正在打量著父皇宮殿中一樣樣平時沒見過的物件,點頭道:“嗯?”
“承乾他人呢?”
“朝中休沐,父皇也休沐,皇兄不休沐,今天去籌措給洛陽的糧草了。”李麗質仰頭一想,目光又落在手中的筷子上,又補充道:“還要拿出請工匠的銀錢呢,皇兄很忙的。”
李世民嘴角一抽,低聲自語著,“他很忙……”
李治湊上前,道:“姐,這白玉筷子好漂亮。”
李麗質用筷子輕輕敲了敲他的腦門,道:“這不是白玉,這是象牙,是從戰象鼻子上取下來的大牙,製成的筷子。”
李治捂著腦門,道:“這東西很名貴吧。”
李麗質放下這雙筷子,又去幫東陽倒水。
長安城外,民部侍郎張大象安排著人手,將糧庫中的糧食一袋袋抬出來。
李承乾拿著賬本站在一旁,聽著皇叔李孝恭絮絮叨叨地講話。
當太子嘛,能夠治理好幾個地方,安排好一些人就有了能夠登基的先決條件。
作為一個太子更需要懂事,這個懂事的大致範圍應該是自己的職權範圍。
其餘方面,在滿朝文武的話語中,應該也是不錯的,除了人情世故……
李孝恭絮叨地講著這些天他的遭遇,宗室那群親戚將他折騰得夠嗆,當那些親戚來長安看望的時候,他接見了幾天就一直閉門謝客。
直到現在各路親眷要回去的也都回去了,封王的回自己的封地,郡王會自己的州郡,縣主會各自的縣。
只有少數人可以留在長安,比如說在朝中任職的河間郡王,在京兆府任職的江夏郡王李道宗。
還有這麼幾個死皮賴臉要留在長安,倒也不用去搭理他們。
“知道皇叔是有苦難言,其實孤與父皇,還有爺爺都清楚,不用解釋這麼多。”
李孝恭看著一袋袋糧食運送出來,伸手撓了撓下巴的大鬍子,“還有幾個兄弟說太子及冠之後,是不是要讓魏王與吳王回到封地。”
“嗯,他們不僅僅為父皇考慮了,沒想到還為孤考慮了。”李承乾面帶笑容,“這些人真是為了我們李家憂慮,操碎了心,這幫親眷真是為了我們李家好,他們離開長安多一日,孤便多想念他們一分。”
李孝恭斜眼看著這個侄兒,一臉不信地問道:“當真?”
李承乾收起賬本,看著一袋袋糧食過稱,沒有回話。
張大象是個年輕的戶部侍郎,他其實就是顏勤禮安排的渭南縣主簿,就是張大安的兄長。
其人為官還算周全,盡職盡責,說不定就是將來的民部尚書。
(本章完)
“殿下請講。”
李承乾瞭然點頭,聽著李百藥的話語惡補現在的外界局勢。
“報!波斯僧阿羅本求見。”
李百藥的目光看向太子,聽從太子吩咐。
李承乾剝開一個核桃,慢條斯理吃著核桃仁,吩咐道:“正是新年,不要壞了人家的雅興,讓他進來吧。”
李百藥道:“若波斯僧來了,高昌王子也會來求見的。”
“無妨,過新年嘛,怎麼能將客人拒之在外。”
看著禿著腦袋的波斯僧阿羅本走入禮部,他頭頂的反光也隨著進入屋簷消失了。
這個波斯僧看起來胖了,而且也圓潤了許多。
關中的水土很養人,在長安住了半年,波斯僧竟然長出了不少肉。
阿羅本也是事後才知道當初這個不友好的年輕人,是當今唐人的太子,也就是唐人未來的皇帝。
他行禮道:“尊敬的太子殿下,先前外臣有所失禮,如今來賠罪。”
李承乾還是吃著核桃,想要補一補近期用腦過度的情況,當下沒有立即給他回話。
阿羅本張開雙手講道:“唐人的城是這麼的美麗,唐人的食物是這麼的美味,外臣覺得這個美麗的地方應該要有一座寺,一座波斯寺。”
“長安有寺廟,不需要了。”
“可長安沒有波斯寺。”
李承乾拍去手上的核桃渣,用水洗了洗手,繼續道:“在長安城建設寺廟要花很多錢,你有錢嗎?”
“外臣沒有。”他又十分恭敬地行禮道:“若唐人能夠幫助外臣修建寺廟,將來會讓更多的波斯人來長安。”
禮部官衙內,陷入了安靜。
阿羅本被盯得有些不舒服,也識趣地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再一次行禮之後,悻悻離開。
他擔心在這裡多留片刻性命就沒了。
應付完這個波斯僧,李承乾便離開了,手拿著卷宗來到中書省歸檔。
一旁是算盤撥動的響動,李麗質正在算著賬,她一手撥動算盤,一手執筆,甚至專心。
良久,她才擱下筆,將賬冊遞上。
兄妹坐在中書省門外,藉著外面的陽光看賬冊。
並不是坐在裡面不好,只不過這個時候的中書省內很冷,坐在外面嗮著太陽能夠舒服許多。
李麗質面朝陽光,閉著眼感受陽光照在身上的溫暖。
李承乾一列列賬冊的數目,問道:“凌煙閣的名冊你看過了?”
“父皇藏得很嚴實,還是被妹妹找到了。”
她回了皇兄的話,拿起一個軟墊放在自己的後背,而後將自己的重量都放在椅子上,儘可能讓陽光照在全身。
這個時候的東宮正在大掃除,弟弟妹妹一定很忙碌,既要曬他們自己的被褥與衣物,還有一大堆的書卷。
中書省前的兄妹兩就不參與大掃除了,因要處理政事,長兄與長姐有了可以一起偷懶地藉口。
李承乾喝著茶水疑惑道:“要這麼多錢糧?”
李麗質閉著眼,道:“吳王兄手中的民壯就有八百多人,閻立德可以解決石料的問題,可糧草與工錢都要朝中提供的,這還是皇兄給父皇的建議以工代賑。”
李承乾皺眉道:“五千石糧草,足夠洛陽治河用到幾時。”
“穀雨之前,算上農忙時節,到了夏季是否要停工,還要看洛陽的打算,妹妹只能盤算到這一步。”
“也對。”李承乾中肯點頭。
這個時候就不見那些世家拿出錢糧來造福社稷,換一種說話,像他們這樣的利益大團體,更傾向於讓社稷去造福他們。
第二天,東宮大掃除結束之後,還要給母后與父皇的宮殿進行大掃除。
李世民麻木地看著一群孩子將甘露殿搬空之後,將桌椅與書卷全部搬出來,東陽帶著幾個妹妹正在擦拭著地面。
而李承乾又一次不在場。
李世民左顧右看,問道:“麗質?”
李麗質正在打量著父皇宮殿中一樣樣平時沒見過的物件,點頭道:“嗯?”
“承乾他人呢?”
“朝中休沐,父皇也休沐,皇兄不休沐,今天去籌措給洛陽的糧草了。”李麗質仰頭一想,目光又落在手中的筷子上,又補充道:“還要拿出請工匠的銀錢呢,皇兄很忙的。”
李世民嘴角一抽,低聲自語著,“他很忙……”
李治湊上前,道:“姐,這白玉筷子好漂亮。”
李麗質用筷子輕輕敲了敲他的腦門,道:“這不是白玉,這是象牙,是從戰象鼻子上取下來的大牙,製成的筷子。”
李治捂著腦門,道:“這東西很名貴吧。”
李麗質放下這雙筷子,又去幫東陽倒水。
長安城外,民部侍郎張大象安排著人手,將糧庫中的糧食一袋袋抬出來。
李承乾拿著賬本站在一旁,聽著皇叔李孝恭絮絮叨叨地講話。
當太子嘛,能夠治理好幾個地方,安排好一些人就有了能夠登基的先決條件。
作為一個太子更需要懂事,這個懂事的大致範圍應該是自己的職權範圍。
其餘方面,在滿朝文武的話語中,應該也是不錯的,除了人情世故……
李孝恭絮叨地講著這些天他的遭遇,宗室那群親戚將他折騰得夠嗆,當那些親戚來長安看望的時候,他接見了幾天就一直閉門謝客。
直到現在各路親眷要回去的也都回去了,封王的回自己的封地,郡王會自己的州郡,縣主會各自的縣。
只有少數人可以留在長安,比如說在朝中任職的河間郡王,在京兆府任職的江夏郡王李道宗。
還有這麼幾個死皮賴臉要留在長安,倒也不用去搭理他們。
“知道皇叔是有苦難言,其實孤與父皇,還有爺爺都清楚,不用解釋這麼多。”
李孝恭看著一袋袋糧食運送出來,伸手撓了撓下巴的大鬍子,“還有幾個兄弟說太子及冠之後,是不是要讓魏王與吳王回到封地。”
“嗯,他們不僅僅為父皇考慮了,沒想到還為孤考慮了。”李承乾面帶笑容,“這些人真是為了我們李家憂慮,操碎了心,這幫親眷真是為了我們李家好,他們離開長安多一日,孤便多想念他們一分。”
李孝恭斜眼看著這個侄兒,一臉不信地問道:“當真?”
李承乾收起賬本,看著一袋袋糧食過稱,沒有回話。
張大象是個年輕的戶部侍郎,他其實就是顏勤禮安排的渭南縣主簿,就是張大安的兄長。
其人為官還算周全,盡職盡責,說不定就是將來的民部尚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