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掃興的人(第2頁)
李承乾神色狐疑地喝下一口茶水。
高士廉接著道:“當初漢武帝征討匈奴每一個士卒與騎兵,都會安排三五個徭役,五萬大軍需要多少的徭役負擔輜重,糧草?”
“孫兒知道,所以北征之後,人口銳減,有人說漢武窮兵黷武,至今都有人為之警惕,更有人說漢武帝功蓋千秋社稷。”
高士廉搖頭道:“後人的話語不用在意。”
李承乾擱下手中的茶碗,伺候在一旁的高林又笑呵呵地續上茶水,“有人說這一次孫兒不徵發徭役是不對的。”
“皇帝徵發徭役的事歷來有之,沒什麼不能說的。”
李承乾道:“孫兒明白舅爺的意思了,就像是漢武帝徵發大量的徭役,終究還是在皇帝的意志下贏得了戰爭,他人的言語不能威脅孫兒的行為,孫兒大可以不理會他們。”
“與你談話,總是能比輔機他們暢快。”
“舅爺說笑了,孫兒還有很多需要與舅爺討教。”
高士廉站起身,從屋內的桌案上拿出一封書信,他低聲道:“這是太原送來的書信。”
李承乾接過舅爺的書信,還未打開看,卻聽舅爺又道:“洛陽不比關中,洛陽的地界上有不少的人家的親眷在中原各地,這一次洛陽死了太多人,有很多農戶只是與洛陽的親眷有關係,有些人就遭受了門閥的刁難。”
看著書信上的內容,李承乾沉默不言。
高士廉低聲道:“就像溫彥博說過的,有些人翻身之後就會想著兼併土地,為後世子孫謀求福祉,這是綿延千百年來的規矩了,以至於如果一個人身居高位之後,不想著用手中的權力與銀錢不去兼土地,他就會被冠上不孝子孫的名頭。”
“這世上被兼併的土地又何止洛陽一處,溫彥博雖說是個老邁的人,也是個守舊人,他還是能夠從中幫助殿下思量局勢的,老夫雖不在朝中任職了,可在外面的門生舊故不少,他們也會給老夫送來消息。”
李承乾看完這封書信,沉默不言,洛陽一事的影響遠遠沒有這麼簡單,許多尋常鄉民,他們與洛陽都有親眷關係,而這些人被門閥刁難或者欺凌。
“前些天,老夫也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了。”高士廉撫著花白的鬍子,緩緩道:“記得是溫彥博與老夫說,現在李唐與門閥是結仇了。”
看眼前這個太子的神色並不好看,高士廉嘆道:“老夫雖年事已高,在各地名仕與當年的門生舊故之間也能說上幾句話的,現在洛陽正在重整,而且由太子殿下指導洛陽建設,如果這些農戶沒處去了,或者是被門閥欺凌,他們都可以去洛陽謀生,或者是遷居來關中,這裡有他們一口飯。”
李承乾並沒有因此惱怒,而是平靜地放下書信,道:“這是一個爭取人心的好機會,孫兒會讓人在洛陽各地張貼布告,宣傳關中以及洛陽的建設,吸收更多的人口。”
將危機轉化成一次機會,高士廉撫須笑得很開懷,撫著桌子笑了好久。
笑聲迴盪在院子內,他老人家低聲道:“老夫有這般的大外孫,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太子,真是老天不長眼。”
李承乾失笑道:“舅爺說笑了,這和老天沒有關係。”
“也對,也對。”
“多謝舅爺指點,關中建設刻不容緩,孫兒就先回去了。”
高士廉嘆道:“去吧。”
這個時代的人有這個時代的人生活的方式,眼前也只能改變一方土地上的人而已。
再有一天就要開朝了,一家人正在吃午飯,安靜的崇文殿外,偶爾有一陣冷風吹過,一群弟弟們坐在一起,正安靜用飯,偶爾有筷子碰到碗上的動靜。
李淵坐在上座,抿著嘴正在吃著芹菜。
李承乾吃著一張餅,就著一些醃蘿蔔吃著。
“皇兄,弟弟也想學箭術。”
聽到一旁的弟弟試探著開口講話,李承乾道:“為何要練箭術?”
李治看了看皇姐道:“姐也在練箭術。”
李麗質也夾起一些芹菜,放入碗中,道:“等姐姐學會了,教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