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存糧(第3頁)
李世民後背靠著椅子,仰頭閉目養神。
此刻洛陽,秋汛要來的時候,河道兩旁壘砌了高高的沙袋,並且沿著河道一路向東,到了下游經由幾次河渠,進行了疏水。
如此一來,這一次大水僅僅只是淹了十餘畝無法處置的田地。
李恪戴著斗笠披著蓑衣,策馬沿著河道從下游一直策馬趕到了上游。
河道兩側,有不少民壯正在高呼著,他們治好了這一次的大水。
今年的汛期來得比去年更兇猛。
如果去年沒有治理,今年再來大水,洛陽指不定又會如何地水深火熱。
從去年的冬天一直到今年的夏季末,河道幾經疏通,清理淤堵之後,儘管今年的汛期還是兇猛,但眼下已是很好的結果,還能做到更好,可這需要更多的人力與時間。
人力是有限的,如果汛期漲水更猛一些,現在修建的河道也不見得管用。
好就好在,如今的洛陽刺史是馬周,他調動了十五個縣的民壯,在雨天水勢最猛的時候,帶人扛著沙袋增高河堤。
李恪拉住韁繩到了歡呼的人群前,從這裡向著北面看去,還有一片片田地上長著糧食,還有鄉民正在搶收糧食。
“太好了,今年的大水沒有淹了田地,糧食保住了。”李恪神色激動地走到馬周身邊,道:“我們保住洛陽了!”
馬周撫須正色道:“秋雨汛期還未結束,不能掉以輕心,潼關那邊說上游的水還在漲。”
李恪正色道:“只要大水進入下游河渠,疏通之後就不會氾濫,我們只要守住這段就可以了。”
權萬紀道:“下官與馬御史會守在河灘,一有變動就會安排人手填實河堤,馬御史說得不錯現在還未到鬆懈的時候。”
馬周遞上一卷文書,道:“這是下官對今年治水的呈報,還請吳王殿下送去交給房相,將這裡的事稟報給陛下。”
看馬周與權萬紀的神色嚴肅,李恪拿過文書,道:“這就去告知父皇。”
可說完這話,李恪忽然看著倆人,遲疑道:“恪走了,兩位先生怎麼辦?”
馬周雙手揹負,望著漫天的大雨道:“臣自是留下來治水,直到今年的秋汛結束,等陛下召回,近來朝中有消息送來,陛下可能要對西域用兵了。”
李恪連忙道:“可這裡的事……恪還是放心不下。”
吳王殿下是個與眾不同的少年人,他能夠與這裡的民壯同食同寢,權萬紀甚至還有幾次在人群中找不到吳王了。
後來才知道吳王與民壯一起踩著淤泥疏通河道。
本想著身份尊貴的吳王不該做這些事,可聽說當初在咸陽縣,吳王還與鄉民一起修繕官道也是這樣的。
權萬紀一直覺得上蒼是眷顧大唐的,讓陛下有這麼懂事的孩子。
不論當今太子,還是吳王殿下,或者是魏王殿下,這三個孩子脾性各有不同,但所行所做,都是良善之輩,各自差別甚大,又各有所長。
“恪想與兩位先生共同等秋汛結束。”
馬周道:“回去吧,少吳王一個也不少,也不差殿下一個,殿下不是一直都想要帶兵出征嗎?”
權萬紀也勸道:“該有人向陛下稟報,殿下且去吧。”
李恪深深彎腰,躬身行禮道:“恪等兩位先生回來,共飲美酒。”
馬周的目光望著河道,沒有去看吳王,而是朗聲道:“好。”
李恪又一次翻身上馬,領著一隊兵馬,匆匆離開了洛陽,帶著文書一路前往長安。
秋汛要等到九月才會告一段落,李恪策馬一路西去,沿途看到的是洶湧的河水,在河道上奔騰而下,河道兩側每隔五里地,就能看到京兆府的官吏,帶著人正在巡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