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卿卿 作品
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孫授課(第3頁)
:同學們,《尚書》開篇歌頌堯帝,“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聽的朱雄英引用了《尚書》中的句子,洪武大帝脫口說道:“以後誰再說咱大孫不讀經史典籍,咱可繞不了他。”
劉三吾笑了笑說道:“殿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非吾等所能比呀。”
朱標看著劉三吾說道:“劉相,您也太誇張了吧。”
:“一點都沒誇張的意思,殿下您繼續聽就知道了。”
朱雄英繼續說道:“從以上這些話中可見,雖然堯帝還處於原始社會的部落聯盟時期,還沒到真正的“國家”階段,但已經有了“家族”與“萬邦”觀念,並追求“協和萬邦”的和諧局面。而到了舜帝時代,“天下”觀念也已顯現,“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意思就是陛下光照天下,天下蒼生百姓,萬邦貴賤之民,都是陛下的臣子。”
:“這種觀念到了周公時代,隨著國家意識的強化,則進一步明朗化。《詩經·小雅·北山》歌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尚書·五子之歌》篇說:“明明我祖,萬邦之君。”《尚書·武成》篇曰:“垂拱而天下治。”。”
朱雄英一直講著,從周公,一直講到了孔子,最後朱雄英繼續說道:“從周公到孔子所形成的憂患意識,給後人以巨大影響。古往今來的愛國志士仁人,無不心繫天下萬民,無不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們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千難萬險矢志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