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

 “常院士……”

 周福元把視線從地圖上收回來:

 “這……也是您事先就計算好的?”

 快舟一號當然不是導彈,實際就連作為原型的東風31,目標也不可能是關島。

 但是,能趁著這樣一個沒人敢逼逼賴賴的機會,讓關島美軍感受一下被火箭洗頭的快感,還是讓人不免心中暗爽。

 反正這會兒的火箭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定義中的領空上界(100km),再說也不是真的越過了你領海節點內的正上方,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說法的。

 “事先算好倒也不至於……”

 常浩南拽過一張紙,擦了擦手心滲出來的汗水:

 “我就是尋思著,這個場面大多數人應該都沒親眼看過,所以給他們一個欣賞的機會……”

 旁邊的周平建差點沒繃住笑出聲來:

 “那你人還怪好的嘞……”

 “……”

 隨著飛行高度的進一步提升,周圍環境中的水分含量迅速降低,不再具備產生任何可見尾跡的條件基礎。

 因此,漂亮的水母雲實際只持續了不長的時間便消失無蹤。

 而說話之間,火箭已經飛到了第二個測控區域的正中心。

 “長江五號報告,二級發動機關機,開始進行速度增量控制調整!”

 相比於完全為了提升速度和高度的一級火箭,芯二級在繼續推進箭體的同時,也需要在開始進行能量管理並減小入軌誤差。

 但固體火箭的燃燒工況從理論上就不可能完全穩定,因此,核准和調整軌道精度的工作只能留在後兩個滑翔段來進行。

 電腦屏幕上,幾組之前一直保持穩定的參數開始飛速跳躍,遠望五號回傳的目標飛行軌跡也隨之發生了連續幾次近乎微不可查的偏移。

 到了這個高度,光學設備已經無法觀測到太多細節,只剩下一顆被固定在整流罩內部三級火箭上的攝像頭仍然能捕捉到一個幾乎完全黑暗的畫面。

 但即便缺乏背景參照,卻仍然能夠看出火箭的姿態正在發生變化。

 實際上,按照常浩南的設計,快舟一號會在整個入軌過程中進行兩輪軌跡校準,保證第一次入軌就實現最為理想的精度,而不再需要衛星本身做出後續調整。

 不過,因為遠望系列測量船在設計時就沒有考慮過執行這樣的任務,所以暫時還不能提供動力段飛行軌跡與理想軌跡之間的詳細對比數據。

 只能通過最後的軌道參數評估整個飛行過程的能量管理效果。

 “拋整流罩!”

 隨著這聲口令落下,一道灼人眼球的白光從原本昏暗的攝像頭畫面中心劈開,將漁船一號衛星的本體暴露在了太空環境當中。

 大約十秒鐘後,二三級火箭分離,三級火箭幾乎同時點火,星箭組合體的飛行姿態由斜向上慢慢變為橫向。

 而電腦屏幕上,代表著衛星高度的數字變化速度開始放緩。

 401.20.

 401.21.

 401.22.

 ……

 相比於可以進行一次關機的液體發動機,固體三級火箭必須在一次相對短促的工作中將衛星直接推入預設軌道。

 如果類比一下,就是在倒車入庫的時候要求一把進庫,而且還必須維持一定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