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心動的朱元璋【求全訂】(第3頁)
朱瀚笑著說道:“這一點其實也不是問題,每個地方情況不同,自然可以因地制宜,蒙古草原上地處偏僻,除了放牧之外也鬧不出什麼別的花樣,而哈密這個地方不同,處在東西交會的絲綢之路上,我們不僅可以在土地上做文章,給下層百姓分配一些土地實惠,更可以拉攏許多中下層的商人,在商業上讓他們分享到實惠也是一樣的道理。”朱元璋頓時明白了朱瀚的意圖。
商業的重要性,朱元璋現在可是深有體會。
大明現在國庫充沛,有很大的功勞就是因為江南地區和幾個港口的商業繁榮,為官府提供了大量的稅收,才可以供養如此龐大的軍隊和官員,而且還有很多的財力去實行普及新學教育。
當然朱瀚所說的讓利給中下層百姓,絕對不是對他們敞開聖母情懷,只給他們送好處送溫暖,而不提什麼要求。
朱瀚的策略是讓這些哈密地區的中下層百姓和商人們得到經濟上的實惠,改善他們的民生和條件,而對於他們其他方面的訴求,則要嚴格按照大明官服的制度進行。
比如什麼尊重特權,是絕對不可能獲得允許的,無論他是維吾爾人還是哈撒人還是蒙古人,或者說是漢人,都必須應該服從大明官府的管理。
當然也不論他們是什麼宗教信仰,所有人在大明律法面前一律是人人平等。
這話聽起來平平無奇,但真正實際實施之後,將會讓大明朝廷受益無窮。
“以後天下的形勢會越來越複雜,等到民眾覺醒的時候,許多民族都會覺得自己是某一片土地的主人,特別是這些邊疆地帶,他們會覺得自己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如果不從源頭上扼殺他們這種分離獨立的思想,將來必然會釀成大禍。”
朱瀚說的之後這番話,可絕對不是沒有根據的。
後世歷史上各地民族主義抬頭,造成各種分離勢力崛起,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讓大明將來嚴守這三個治理邊疆的策略。
第一就是推廣大明的文化。主要是官話和使用漢字,讓這些邊疆民族的百姓們知道自己屬於中華文化一部分。
第二個則是斬斷這些邊疆貴族和普通百姓們之間的聯繫,具體手段參考在草原上分化打壓各個部落的貴族。
採取贖買或者租賃的方式把他們手中掌握的土地草原等生產資料給收歸國家所有,然後再由國家把她們分配給需要的普通百姓,從而建立起國家朝廷直接管轄百姓的制度,杜絕了這些民族主義崛起的土壤。
第三步,這就是無論何時何地,邊疆上的官府都要嚴守底線,而不是一味的姑息縱容,這個底線就是各族平等,各種文化都必須以中華文化為中心,各個民族的文化再燦爛輝煌也不能夠成為他們分離割據的理由,堅決杜絕以鬧治國,或者換一句通俗易懂的話說,堅決杜絕那種會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政策。
只要做好了這三條,那麼將來大明的邊疆必然會穩固。
老哥朱元璋與朱瀚商量之後,便決定把這些國策以將來祖宗之法的名義徹底固定下來,畢竟這三條國策的前瞻進步性,足足領先這個時代數百年。
哪怕到了現代文明社會,也是行之有效的。
讓後世的子孫和朝廷遵守,必然沒有半點害處。
說到這裡,朱瀚便又向老哥朱元璋提醒道,“哥,最近草原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數的牧民百姓們都在都在大明的統治下過上了好日子,今年是在北平舉行各部落聯盟大會的,你是不是應該親自去主持一下這一場前所未有的盛會。”
朱瀚的話讓朱元璋確實有些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