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 作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第一批登上倭島的大明學子

 讓我們站著接旨。

 李善長在心中發問:陛下是覺得我們工作辛苦,所以才給出站著接旨的恩澤嗎?

 那我可真是謝謝你!

 “陛下有旨,著魏國公徐達、韓國公李善長,忠勤伯汪廣洋……對軍中各級將領退伍入職事宜,進行妥善安置,務必保證各級軍官平穩過渡……原則上,將領轉到地方,降一級予以使用。”

 以前,朱元璋在寫聖旨的時候,根本不假修辭,基本上都是大白話,有時候還能聽到朱元璋罵人的句子出現,給各行省的官員上過課以後,朱元璋的聖旨倒是文雅許多。

 可是,李善長、汪廣洋兩人都沒興趣去關注朱元璋寫的聖旨文雅與否,他們現在更關注的,是朱元璋在聖旨裡表述的內容。

 讓將領退伍,然後轉到地方擔任文職……這怎麼可以?

 除了丞相之外,根本沒有讓將領擔任文職的這個概念,包括兵部尚書在內,都不會是武將,而是知兵事的官員。

 現在,朱元璋竟然讓武將退伍,然後轉到文職去。

 這……

 且不說文官答應不答應,就說武將,他們能同意轉入地方?

 當將領多自在?

 李善長認為,朱元璋這麼做,純屬在瞎搞。

 可是,這是朱元璋的聖旨,就算知道這件事做出結果的概率為零,他們還是要做下去。

 劉伯溫倒是很輕鬆,因為他在武將團體中沒什麼威望,朱元璋也清楚這件事,在準備這件事的時候,也就沒有劉伯溫的名字。

 大家都在忙的時候,相互會認為自己是可憐人。

 可如果自己依舊在忙,其他人變得更忙的時候,劉伯溫就感覺很舒服。

 舒服了啊!

 劉伯溫臉上帶著笑容,對李善長說道:

 “李韓公,陛下交代的這件事,做起來可沒有那麼容易啊。”

 李善長被封為韓國公,是文官之中第一人,他在文武中威望頗高,所以大家都稱呼他為‘李韓公’以表示尊敬。

 “是啊,沒那麼容易。”

 李善長嘆了一口氣,他也很頭疼,為什麼朱元璋沒事要找這麼多事情?大家安安穩穩的發展不好嗎?感覺投靠朱元璋以後,自己的工作量正在成倍增加,李善長雖然認為自己能力還可以,可也經不起這麼沒底線的用啊。

 不得不說,朱元璋在用人的時候,用的特別合理,徐達就不用說了,朱瀚之下軍中第一人,汪廣洋曾經又跟著常遇春做事,在軍中頗有威望。

 李善長更不用說,在打仗的時候,李善長負責軍需調動,哪怕時局再艱難,李善長都能夠讓軍中糧草供應充足,所以他在軍中深受將領的讚譽。

 至於劉伯溫、胡惟庸、楊憲這三人,他們在軍中的威望,不足以承擔這件事。

 李善長看著劉伯溫臉上掛著輕鬆地笑容,知道他在開心什麼,果斷給他增加擔子:“英王和陛下做事太急,政令雖是惠及民生以及大明的發展,只是讓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增加了工作負擔,所以伯溫啊……接下來要辛苦你和惟庸、希武了,我大明讀書人前往海外,務必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和生活。”

 被點到名字的李善長和楊憲,嘴角立刻拉了下來,剛剛還覺得自己接下來會很輕鬆呢,沒想到李善長不要臉的把他現在的工作壓到自己身上。

 胡惟庸卻有其他的想法,他對李善長道:“先生,您如果需要我幫忙,我可以跟著您一起去處理公務。”

 “不可!”

 劉伯溫和楊憲齊齊出聲反對。

 開什麼玩笑,之前五個人的工作量堆到三個人身上,如果胡惟庸再走,他們倆豈不是要被工作壓的喘不過氣?

 李善長看著胡惟庸,這位小老鄉一直以‘英王門徒’的身份自居,雖然朱瀚從來沒有承認過,但應天府上下都認為,胡惟庸是朱瀚的人,也正是因為胡惟庸時時刻刻把朱瀚掛在嘴邊,讓李善長並不是很喜歡胡惟庸。

 但也談不上討厭,而且胡惟庸很有能力,李善長也願意和他成為相互不打擾的同事。

 “軍中將領退伍,最關鍵的還在魏國公、鄭國公那邊,我們只是出去輔佐,惟庸還是留在政務堂,先把去海外的學子安頓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