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 作品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明說書人,金瓶梅誕生!

 從遼東離開後,朱元璋和馬秀英一路向西,來到了草原。

 天蒼蒼,野茫茫,天似穹廬。

 朱元璋來到草原上,頓時有種豪邁從內心油然而生,這裡是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他和朱瀚把蒙元人從中原趕到草原,然後帶領大明將士來到草原,將蒙元滅亡。

 如今到了洪武十年,以前戰鬥過的痕跡全都消失不見,變成了一座座城池和工廠,無數的牛羊馬肆意的在草原上啃食、生長。

 和遼東的重工業集群不同,草原上是另外一種色彩,這裡是紡織業的天堂,自從朱瀚發明了羊毛衫以後,草原上的羊毛就成為了無數人眼中‘可以生長的金幣’,保暖、禦寒,沒有羶味……許多商人在草原上投資建廠,放牧養羊……

 朱元璋知道,草原上養羊的人大多都是商人,像牛、馬,家禽,則是官府牽頭來做的,商人需要利益,而官府則是保證人們的生活更好,如今朱元璋已經能把這種商業上的事看的很開了,而且也有效的區分了商人和官府之間的區別。

 商業的發展,會讓大明充滿向外擴張的野心,官府則只需要保障百姓的利益,這就足夠了。

 在草原上吃了頓燒烤,朱元璋覺得無論是自己的手藝還是馬秀英的烤肉技巧,都不如朱瀚,呆了兩天,朱元璋覺得索然無味,視察了一下當地的工廠,對在場的商人鼓勵一番後,就踏上了繼續西行的路程。

 朱元璋要巡視的,是整個大明以及海外領土,自然不會在一個地方呆太久時間。

 ……

 此時的應天,朱瀚很是休閒。

 趙敏還在對劉三娘進行著攻堅,朱瀚在看熱鬧的同時,也沒忘正事。

 羅貫中回來了。

 這位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小說家,因為朱瀚的緣故,原有的人生軌跡已經發生改變,現在的他雖然掛著翰林院編撰的官職,可實際上卻更像是朱瀚的管家,幫朱瀚處理著商業事宜的同時,也在朱瀚的引導下開始寫小說了。

 施耐庵已經死了,《水滸傳》的後續以及書稿的整理,是羅貫中做的,畢竟是施耐庵的弟子,他有這個資格,而且他的《三國演義》已經寫的差不多了,很多戰例基本上都是套用的大明的例子。

 比如,把鄱陽湖水戰改編成了赤壁之戰……對於寫小說的這種春秋筆法,到處套用歷史典故的行為,他並沒有太多排斥。

 寫小說,只是為了娛樂大眾,又不是寫實,怎麼寫都不是問題。

 但是,只是單純的寫小說,讓別人看……有點不太好,畢竟現在大明識字的人太少,看的話流傳的並不是很大,所以朱瀚把羅貫中喊過來,是要開創另外一種方式。

 說書!

 羅貫中第一次聽到後,就有些驚訝。

 朱瀚的腦子怎麼想的,他怎麼可以想得到這麼多點子。

 正在羅貫中誇讚朱瀚思維擴散時,朱瀚卻擺擺手說道:“說書只是一種方式而已,你們也可以將其改編成戲曲,這也是一種擴大知名度的渠道,只要百姓需要,我們就能去做。”

 羅貫中急忙低頭納拜:“臣謹記殿下教誨,只是這說書的方式,殿下可有指教?”

 “有!”

 朱瀚招招手,示意羅貫中湊過來:“最重要的,是要斷章,比如水滸傳裡面的武松打虎,到關鍵處便可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來斷章。”

 “好,好!”

 羅貫中的小眼睛也亮了起來,朱瀚的提議太對他胃口了,寫小說嘛,為了賺錢把斷章做好,不寒磣。

 “當然,在說書時不是念,而是要帶著情緒去讀……”

 看著給他出主意的朱瀚,羅貫中越發覺得,如果讓朱瀚去寫書,就沒他什麼事了。

 這主意出的……誰能忍得住?

 說書這個行當,在後世也是師徒的口口相傳,沒有記錄成文本,朱瀚在後世也是聽說書睡覺,他不知道什麼技巧,但怎麼說、如何說,朱瀚能表達出來,這麼做也算是給說書人立下一個口口相傳的規矩。

 至於如何把說書這一行當發揚光大,朱瀚覺得只要自己開好了頭,後面會有人去做好這件事的,時代的洪流也不會讓一個行當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