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野魚 作品

第57章 實業為先(求追讀)(第2頁)

 寮屋那些人,我也會盡量給他們正式工作的,不過目前來看,我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就是杯水車薪了。”

 “沒事,這才半年,說不定幾年後,東哥你就會與那個李~”蘇依依皺眉說:“上次你說的那個做塑膠花的。”

 楊文東補充說:“李嘉成。”

 “對。”蘇依依說:“上次看到一份報紙,說他是香港的塑膠花大王了,手下員工有7000人,在北角那邊,有兩棟工業大廈,天天在生產塑膠花,真是厲害。”

 “是厲害,我也希望早一點,我的工廠,能有7000人。”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香港工業在50年代的巔峰,真的就屬李嘉成了,靠著一款塑膠花,帶動香港接近千分之三的人直接就業,年利潤高達數百萬港元。

 這也是李嘉成未來成功的根基所在。

 可惜,他慧眼太強,看出香港製造業遠比不上地產行業有錢景,於是後來就將全部精力放到地產上了。

 蘇依依笑說:“有7000人的工廠,我都不敢想,阿媽炒菜估計都得忙瘋掉了。”

 “你聽說過皇帝的金鋤頭嗎?”楊文東笑了笑,問。

 蘇依依搖搖頭,說:“沒聽過。”

 楊文東說:“古時候一些農民,好奇皇帝用什麼種地,都猜測用金子做的鋤頭,你覺得對不對?”

 “不對吧?皇帝還需要種地?”蘇依依反問。

 楊文東點點頭,說:“對啊,你剛剛不也一樣,我們都有7000人的工廠了,還會讓伱阿媽來做菜?”

 “是啊,我有點傻了。”蘇依依有些小尷尬的說道。

 “不過,我會努力的,我想在未來,讓比7000更多的人,來我的工廠。”楊文東隨後又說道。

 雖然他也知道香港地產業的未來比實業強,他未來也必然會進入地產行業。

 不過,工廠實業方面他也不會放棄,甚至在未來十年內還是他的主流發展方向。

 不說什麼專業分析,只看數據,就說香港未來的地產業,崛起也是在70年代了,華資崛起更是在80年代。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很複雜,可市場的選擇,說明地產行業在60年代或許有收益,但還是比不過各種實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