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首仿新加坡(第2頁)
“嗯”楊文東點點頭,道:“那好,我們去看看陸家的院線吧。”
新加坡的經濟,現在肯定不好,不用想具體原因,只要知道英國這個攪屎棍被強行趕走前,必然會留下一大堆噁心後來者的政策、坑洞等等。
原先歷史上,新加坡建國的時候,經濟也是不太行的,後來經過20年的發展,再借助馬六甲的優勢,才發展起來的。
李家在這方面能力還真是很強的
,且對外部投資者還算不錯,至少不會坑人,甭管是不是真心的,只要行為沒問題就行,哪怕是為了維持國家形象,對於外人來說,能保證投資安全就行了。
不過大一點的投資也要等到新加坡建國後再說,這段時間英國、馬來、老美、新加坡等等攪合在一起,是最後的混亂時期,自己在這個時候來這裡大投資,沒必要.
現在也是因為陸家院線在時間方面比較急,不得不來還好區區幾十個院線,投資規模也不算大,也不會被上面幾位國家大佬關注,本身也就是固定資產,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很快,幾人來到了一個超大院線。
鄒紋懷介紹說道:“楊生,楊夫人,這裡就是新加坡最大的影院首都院線,擁有1688個座位。
當初邵一夫與陸雲濤為了這個院線,爭鬥的你死我活,最終還是陸家資本更雄厚才拿下了這裡。”
“1688個位置?也不算很多吧?香港也有差不多位置數的吧?”楊文東問道。
這個時代的電影院跟前世21世紀之後的不一樣,一般都是一個廳裡足夠多的座位。
這第一是因為電影比較少,選擇性不多,所以一間大的廳子就足夠了,第二則是因為膠捲底片及放映設備都非常貴,需要進口,多佈置一個廳,就需要投入很多資金,從經濟層面上不划算。早期楊文東也算過經濟賬,做多廳模式不划算,也不符合時代市場需求,並非未來的商業模式就一定更好。
而香港的很多影院,座位數量輕鬆破千,1600左右的也是有幾家的,早期的時候一些地方地皮不值錢,遠比不上設備投資,建大一點,空著也沒事,因為本身就有很多人不會坐邊緣位置。
鄒紋懷笑說道:“那是因為這是陸雲濤拿到手後,按照高標準模式建造的座位數量,如果是邵生拿下來,他是可以建造2座各1600作為的影院的。”
楊文東問道:“你的意思是,他這個影院算是高檔模式的?”
鄒紋懷說道:“對的,陸雲濤的經濟實力,在多年前是超過邵家的,但在新加坡,陸生也只有55家影院,而邵家則有130家;
這根本原因就是二人雖然做同一個行業,但方向不一樣,陸雲濤買下的院線,每一個都是想做成高檔影院,設備都是歐美的寬屏熒幕、最新式放映機、高級音響、冷氣機還有高級座椅,同時每一間的面積也都不小,位置也都是不錯的。
邵家則是反過來的,在普通位置建影院,環境一般,很多設備也都是二手的,空調倒也有,但不到不得已不開,開也只是保證不那麼熱就行了。”
“哈哈,倒是很符合邵一夫的性格了。”楊文東笑了笑說道:“不過陸雲濤曾經的經營模式,倒是跟我們長興影院在香港很像了。”
長興影院早年在香港,也算是走的高端模式,雖說主力也是在九龍半島,但選擇的也都是鎮中心位置,設備方面用的也都不差,空調自然也有.
“是的,陸雲濤這個人,很多方面跟我們的商業模式很接近。”鄒紋懷接著說道:“大概在10幾年前,陸雲濤與邵一夫在南洋競爭院線非常激烈,基本上也就他們兩家資本在拼命投資這個領域;
但後來發現一個問題,院線投資了很多,可卻沒有足夠的電影播放了,最終導致院線都在虧損,然後在55年左右不得不放棄擴張,就全去了香港,想在香港投資拍電影,然後再賣去南洋,這樣也能一舉兩得。”
“原來如此。”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香港電影自50年代中期越來越好,看來就是他們二人競爭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