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2頁)
林朝陽突然的甜言蜜語讓陶玉書嘴角噙笑,滿臉洋溢著幸福,“你就會說好話!”
“什麼叫就會說好話?買洗衣機還不對了?
你想想,買了洗衣機以後,你就不用隔兩天就搓一兩個小時的衣服了。
省心又省力,多好。”
陶玉書糾結道:“好是好。可你以為洗衣機是那麼好買的啊?那東西緊俏著呢。”
世界上第一臺手搖式洗衣機誕生於十九世紀中葉,但在我們國家,洗衣機工業的起步卻很晚。
一直到1962年,瀋陽日用電器研究所才試製出新中國第一臺半自動洗衣機。但在當時,洗衣機還是完全服務於賓館和洗衣店的高級電器,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享受得到的。
等到七十年代之後,國內的洗衣機生產規模逐漸擴大,一些國人才用上了家用洗衣機。
但即便如此,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擁有一臺洗衣機仍然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
一臺洗衣機便宜的一百多塊錢,進口的要兩三百塊,還得有工業券或者是供應票之類的購買資格才行,這種工業品歷來都是緊俏貨。
而且對於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生活中有太多比洗衣機緊迫的需求了。
“再緊俏不也有賣的嘛,大不了多花點錢,我們賺錢就是用來花的嘛!
你還打算攢一輩子錢,最後留給一幫小王八蛋花?”林朝陽大咧咧的說道。
陶玉書輕輕捶了一下他的胸口,“你別瞎說。”
“行,不瞎說。但我覺得買洗衣機還是我們家的第一要務,可以直接提升我們的幸福指數。”
陶玉書嘴上嫌棄費水費電,但其實內心也覺得洗衣機是個省時省力的好工具。
“洗衣機好是好,我們上哪搞工業券去?”
“活人還能讓尿憋死?”林朝陽臉上露出一個神秘的笑容,對陶玉書說道:“那天我去李拓家,聽他說了一嘴,洗衣機廠邊兒上就有‘賣號’的,50塊一張。”
“那麼貴?”陶玉書吃驚道。
林朝陽所說的“號”指的是便是購買洗衣機的資格,正常來說,在計劃經濟時代買工業品肯定得憑票或者是相應的資格。
李拓的新家在東大橋,離著78年新組建的燕京市洗衣機總廠東廠區不遠。
就在去年,燕京市洗衣機廠剛剛研發出“白蘭牌”單筒洗衣機,今年剛剛形成產量。
作為首都的洗衣機廠,燕京市洗衣機廠的洗衣機自然是供不應求的,廠門口每天都有車排著隊拉貨。
被拉走的貨都是對公的,洗衣機廠也有對私的部門,那就是廠門口的銷售門市部。
燕京市洗衣機廠供應洗衣機,看的就是“洗衣機號”,有號才有洗衣機。
“你也說了,緊俏嘛。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好事,能花錢就解決的事,總好過我們求爺爺告奶奶。”
林朝陽的想法是很典型的市場經濟思維,能花錢解決的事才是最簡單的。
陶玉書聽著他的話,心有所感,沉吟著點了點頭,以他們現在的收入,丈夫的話其實很對。
明明可以用收入的很小一部分錢來解決問題,何必要去耗費精力和人際關係去把事情複雜化呢?
“那好,聽你的。”
次日上午,林朝陽請了個假,跑到了東大橋東北角的燕京市洗衣機廠。
買洗衣機得有洗衣機號才行,洗衣機廠門市部門口的人很少,林朝陽打眼兒一看便發現一個與眾不同的青年。
小年輕不像一般的市民那樣,一看就是跑到門市部跟售貨員打聽洗衣機的行情的,他就在門市部門口晃來晃去,看上去漫無目的。
林朝陽沒有先去跟小年輕搭話,而是先進了門市部詢問售貨員。
“洗衣機怎麼賣的?”
門市部就一個售貨員,是個看著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聽著林朝陽的問話,眼皮都沒抬。
“有號嗎?”
“沒有。”林朝陽痛快的答道。
女人嗤了一聲,“沒號買什麼呀!”
“有號就能買到嗎?”
女人不耐煩的說道:“有號能買,不過得排著,估計得等一個星期吧。”
林朝陽也不在乎女人的態度,點了點頭,出了門市部,朝隔著幾米的小年輕招了招手。
小年輕朝四周看了看,確認了林朝陽是在叫他,臉上有些不爽的走了過來。
“什麼叫就會說好話?買洗衣機還不對了?
你想想,買了洗衣機以後,你就不用隔兩天就搓一兩個小時的衣服了。
省心又省力,多好。”
陶玉書糾結道:“好是好。可你以為洗衣機是那麼好買的啊?那東西緊俏著呢。”
世界上第一臺手搖式洗衣機誕生於十九世紀中葉,但在我們國家,洗衣機工業的起步卻很晚。
一直到1962年,瀋陽日用電器研究所才試製出新中國第一臺半自動洗衣機。但在當時,洗衣機還是完全服務於賓館和洗衣店的高級電器,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享受得到的。
等到七十年代之後,國內的洗衣機生產規模逐漸擴大,一些國人才用上了家用洗衣機。
但即便如此,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擁有一臺洗衣機仍然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
一臺洗衣機便宜的一百多塊錢,進口的要兩三百塊,還得有工業券或者是供應票之類的購買資格才行,這種工業品歷來都是緊俏貨。
而且對於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生活中有太多比洗衣機緊迫的需求了。
“再緊俏不也有賣的嘛,大不了多花點錢,我們賺錢就是用來花的嘛!
你還打算攢一輩子錢,最後留給一幫小王八蛋花?”林朝陽大咧咧的說道。
陶玉書輕輕捶了一下他的胸口,“你別瞎說。”
“行,不瞎說。但我覺得買洗衣機還是我們家的第一要務,可以直接提升我們的幸福指數。”
陶玉書嘴上嫌棄費水費電,但其實內心也覺得洗衣機是個省時省力的好工具。
“洗衣機好是好,我們上哪搞工業券去?”
“活人還能讓尿憋死?”林朝陽臉上露出一個神秘的笑容,對陶玉書說道:“那天我去李拓家,聽他說了一嘴,洗衣機廠邊兒上就有‘賣號’的,50塊一張。”
“那麼貴?”陶玉書吃驚道。
林朝陽所說的“號”指的是便是購買洗衣機的資格,正常來說,在計劃經濟時代買工業品肯定得憑票或者是相應的資格。
李拓的新家在東大橋,離著78年新組建的燕京市洗衣機總廠東廠區不遠。
就在去年,燕京市洗衣機廠剛剛研發出“白蘭牌”單筒洗衣機,今年剛剛形成產量。
作為首都的洗衣機廠,燕京市洗衣機廠的洗衣機自然是供不應求的,廠門口每天都有車排著隊拉貨。
被拉走的貨都是對公的,洗衣機廠也有對私的部門,那就是廠門口的銷售門市部。
燕京市洗衣機廠供應洗衣機,看的就是“洗衣機號”,有號才有洗衣機。
“你也說了,緊俏嘛。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好事,能花錢就解決的事,總好過我們求爺爺告奶奶。”
林朝陽的想法是很典型的市場經濟思維,能花錢解決的事才是最簡單的。
陶玉書聽著他的話,心有所感,沉吟著點了點頭,以他們現在的收入,丈夫的話其實很對。
明明可以用收入的很小一部分錢來解決問題,何必要去耗費精力和人際關係去把事情複雜化呢?
“那好,聽你的。”
次日上午,林朝陽請了個假,跑到了東大橋東北角的燕京市洗衣機廠。
買洗衣機得有洗衣機號才行,洗衣機廠門市部門口的人很少,林朝陽打眼兒一看便發現一個與眾不同的青年。
小年輕不像一般的市民那樣,一看就是跑到門市部跟售貨員打聽洗衣機的行情的,他就在門市部門口晃來晃去,看上去漫無目的。
林朝陽沒有先去跟小年輕搭話,而是先進了門市部詢問售貨員。
“洗衣機怎麼賣的?”
門市部就一個售貨員,是個看著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聽著林朝陽的問話,眼皮都沒抬。
“有號嗎?”
“沒有。”林朝陽痛快的答道。
女人嗤了一聲,“沒號買什麼呀!”
“有號就能買到嗎?”
女人不耐煩的說道:“有號能買,不過得排著,估計得等一個星期吧。”
林朝陽也不在乎女人的態度,點了點頭,出了門市部,朝隔著幾米的小年輕招了招手。
小年輕朝四周看了看,確認了林朝陽是在叫他,臉上有些不爽的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