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297章 為王前驅,林氏門徒


 
十年,對於中國的新聞出版行業是個極其沉重的打擊,機構萎縮,骨幹隊伍流失,新聞報道和言論遭到禁錮。

隨著思想解放,國內新聞逐漸衝破禁區,迎來了新聞工作的春天,各地新創辦的報紙、雜誌如雨後春筍一般誕生。

在這樣的背景下,《八小時以外》雜誌於1980年正式創刊。

這份雜誌成立於天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份雜誌與如今的絕大多數雜誌想要傳達的信息都不一樣。

“八小時”指的自然是工作時間,“八小時以外”不就是工作之外的時間和事物嗎?

那會是什麼呢?

娛樂嘛!

如果說具體內容的話,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八十年代初期版的《知音》,經常會發表一些吸引眼球的文章。

比如在舞會時興的時候,它會發表一篇《話說跳舞和舞會》,看起來是很正經的在給讀者科普其中的知識,但同時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宣傳,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打擦邊”。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上映一週多時間,幾乎沒在國內影壇掀起什麼水花,不僅是在電影界,連在影迷群體當中也是如此。

本來按照這樣的情況,各地電影院放個十天半個月,有了新的受歡迎的電影就會逐步下映該片,就像以往那些並不受歡迎的電影一樣,既沒有觀眾,也沒有關注度。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天津的《八小時以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講述《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幕後的文章引起了很多讀者和觀眾們的注意。

——《中日第一部合拍電影背後的恩怨情仇》。

如今沒有八卦雜誌,《八小時以外》雖然號稱是集紀實性和趣味性於一身,但在某種程度上就相當於是這個時代的八卦雜誌,只是尺度沒有後世的大而已。

《中日第一部合拍電影背後的恩怨情仇》是一篇多達八千餘字的長文,文章具體講述了《一場沒有下完的棋》誕生的種種細節。

如今人民群眾娛樂手段匱乏,電影是大眾娛樂,像這種講述電影幕後的文章本來就頗受歡迎。

這篇文章內容還算詳實,對於電影各種臺前幕後的細節介紹的也比較詳細。

可能是覺得文章應該有個爆點,筆者在寫到燕影廠邀請林朝陽加入劇組的內容時,耗費了不少的筆墨,細細一算,幾乎佔了文章近半的篇幅。

如此不吝筆墨,將燕影廠邀請林朝陽加入劇組到最後雙方反目的過程寫的是淋漓盡致,蕩氣迴腸,這也正應了文章標題中的“恩怨情仇”。

雜誌出刊之後,這篇文章迅速在讀者群體當中引起了熱議。

別看後世《八小時以外》名聲不彰,聽起來像是路邊小報。

可實際上它在如今的銷量並不低,單期三四十萬份的銷量雖然趕不上那些動輒上百萬份的通俗雜誌,但在全國範圍內,它也是有些名氣的。

去年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曾經在燕京的電影圈內小範圍的傳播過,也不算是什麼秘密,只是業內人知道的比較多一點。

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讀者看到這篇文章,這樁過去了一年多的公案被再度翻了出來,成了許多人關注的焦點。

在絕大多數老百姓樸素的觀念裡,小日本都是惡貫滿盈,即便近幾年來兩國邦交正常化,老百姓的觀念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文章中的林朝陽因為立場問題與燕影廠和劇組發生了爭執,乃至反目,成功的將他塑造成為一位堅定的愛國者形象,贏得了眾多讀者的讚賞,讀者們紛紛給編輯部寫信稱讚林朝陽的堅定立場。

本來事件到這裡還算正常,可大概是出於義憤,有不少讀者竟然給燕影廠寫信將他們痛罵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