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332章 玉書同志要進步(第2頁)

“電影投資方是哪裡的?”

“燕影廠。”

李翰祥覺得有些荒謬,“不是合拍片?那他怎麼演的了?”

讓一個香江人來演內地製片廠的電影,確實是異想天開,林朝陽自嘲的笑了笑,“我也就是隨口問問,只是覺得輝仔很符合男主角的形象。”

見林朝陽並未再糾結這個問題,梁家輝也沒當回事。

給內地的電影製片廠拍電影,聽上去實在匪夷所思。

發佈會過後,李翰祥就得投入到電影的後期製作當中,負責電影后期的是燕影廠。

數日後,關於《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發佈會的新聞陸續見諸於國內多家媒體之上。

這部投入數百萬元的歷史巨片受到了應有的矚目,同時劉曉慶在發佈會上與美國記者的問答被如實發布,也果然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爭論。

劉曉慶也許認為自己的回答代表的是一種自信,但在中國人講究謙虛的習慣裡,這種回答無疑顯得十分驕狂。

更何況,如今國內的女演員人才輩出,給她同輩的就有張金玲、李秀明、潘紅、張瑜……兩隻手加在一起都數不過來,劉曉慶如果說自己是“中國最好的女演員之一”都不會有那麼大的爭論。

外界的輿論洶洶,跟林朝陽是沒什麼關係的。

到了六月份,他完全進入了閉關狀態,開始創作小說。

中旬時他收到了明報出版社寄來的《梵高之死》兩本樣書,林朝陽仔細看了看樣書。

印刷和裝幀質量異常精美,定價更是高達50港元,比如今香江圖書市場上絕大部分的圖書貴了50%以上。

林朝陽只意外了一會兒,隨即就想明白了,明報出版社走的是精英路線,追求的是逼格,讀者群體對價格反而不那麼敏感。

“但願能有個好銷量!”林朝陽感慨了一句。

金庸作為武俠小說作家是一等一的,作為一個商人也是出類拔萃的,但如果是合作者,實在難以叫人滿意。

《梵高之死》在香江的再次出版,首印1萬冊,出版社竟然連預付稿費都沒有,真就把算盤打到極致了。

不過林朝陽也想的明白,他在香江初出茅廬,名氣還不大,眼下還是打開名氣更重要。

明報出版社的讀者群體是香江各界的優質人群,對於他的名氣擴展有好處。

明報圖他便宜,他圖明報的渠道,大家某種程度也算是互惠互利,至於以後能否再合作,那就要看誠意了。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眼看著七月也近了。

這些天,“德華”忙著畢業的事沒空照顧小冬冬了,都是由張桂芹來帶這個小傢伙。

一轉眼小傢伙都六個多月了,長得白白胖胖,如同年畫上的胖娃娃。

張桂芹每每看著孫子總會對林朝陽感慨,“這孩子有福了,哪像你們小時候,高粱米飯都吃不飽。”

林二春則更關注大孫子的眉眼,他很佩服自己當年的高瞻遠矚,給老林家改良品種這項大計,真就成了!

這日傍晚,小傢伙美美睡了一下午,起來後精神的不得了,眼睛瞪得像銅鈴。

林朝陽從書房出來休息,見著兒子這可愛的模樣,忍不住像逗逗他,抓著他肉乎乎的小手親起來沒完。

許是被他的胡茬弄疼了,小傢伙一個勁兒的甩手,林朝陽卻不鬆口,不厭其煩的親著。

小傢伙憤怒的哼了起來,連小腳都使上了力氣,臉都憋紅了,林朝陽喊著他的小名,他也不搭理,反倒將頭轉向了另一邊。

“哎呦,生氣啦?”林朝陽拉著他的小手問。

不想這小傢伙脾氣很大,掙脫了林朝陽的手,藉著慣性的作用,一下子翻身坐了起來。

林朝陽頓時驚喜莫名,喊道:“媽,你孫子會坐著了!”

正在準備晚飯的張桂芹聽到這話立馬跑了過來,“我看看!”

平躺了半年時間的小冬冬冷不丁換了個新視角看世界,一開始還有些害怕。

他奮力的抬著脖子,兩手在胸前比劃來比劃去維持著平衡,左看看、右看看,逐漸忘了害怕,滿眼都是新奇。

“啊~啊~啊~”

你也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反正能聽出來是高興,一笑起來,晶瑩的哈喇子順著嘴邊就流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