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342章 老林要創業(第3頁)
雖然達不到《少林寺》《牧馬人》那樣創紀錄般的成績,但也可以說是出類拔萃了。
《火燒圓明園》畢竟是部嚴肅的歷史片,受眾遠沒有前兩者廣。
可惜電影再受歡迎,跟林朝陽這個編劇也沒什麼關係。
這不光對他是如此,對於所有的電影從業人員都是如此。
陶玉成吃著飯又暢想了一下《垂簾聽政》上映可能的票房,認為明年林朝陽無論如何應該拿個金雞百花獎。
“金雞百花獎是不可能的。電影是合拍的,但我們這邊只是協助拍攝,報名都沒資格。”林朝陽說。
陶玉成遺憾道:“那真是可惜!以這兩部電影的成色,無論如何應該得獎的,你的《牧馬人》那年就沒得獎。”
陶玉成替林朝陽惋惜,林朝陽卻毫不在意,這倆獎項誕生的前幾屆還好,後面基本就是評委們自娛自樂的產物了,沒什麼稀罕的。
在陶家吃完飯,林朝陽回了小六部口衚衕。
謝道源給他找理由放假也不是完全無厘頭的,眼下馬上要入冬了,入冬物資確實要準備起來。
最近這幾年燕京市人口激增,其中的顯著特徵之一就是一到入冬前後,各個街道的煤廠忙的不可開交,經常性一趟七八輛、甚至十幾輛送煤的三輪車一起從煤廠出來。
煤廠為了在入冬之前把冬煤送到老百姓家裡,還會僱傭一些郊區農閒的農民充實送煤隊伍。
儘管購煤本上的限量煤可能還不夠林朝陽家燒一個月的,但他們家從來不缺煤,改革開放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有錢可以切切實實的提高生活水平了。
這天上午,煤廠的煤剛送到家,林二春就過來跟他抱怨了起來。
二春同志的主題是“浪費”。
他說,以前林朝陽剛進城時,他們老兩口盼著林朝陽在燕京能有個窩。
等林朝陽買了華僑公寓那處房子,他們倆還挺高興,兒子終於在燕京有個家了,以後他們的孫子就是正兒八經的燕京人了。
後來林朝陽買了棉花衚衕那處院子,說是給他們老兩口養老,倒也說得過去,就是院子大了點。
再後來林朝陽買了小六部口衚衕這裡,他們老兩口住棉花衚衕,華僑公寓那裡閒置了。
一家總共就五口人,三處房子,加在一起四五十間房,佔地快三千平的面積。
住不過來,根本住不過來。
別的不說,這兩年入冬的煤錢就是一筆不小的錢,更別提華僑公寓還空在那裡,物業錢一分不少的交著。
“你現在是有錢了,可也不是這麼個造敗法。老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這過日子還得是精打細算……”
二春同志這輩子最擅長的就是打算盤,林朝陽聽著他的話,左耳進、右耳冒,心不在焉。
“爸,你到底什麼想法?”
“我也知道你們年輕人想自己住。我和你媽是想,要不然我們倆就搬華僑公寓那兒去,把棉花衚衕那院子騰出來,租出去。那院子這樣一年能省下不少錢呢!”
聽著林二春的想法,林朝陽無奈說道:“爸,你怎麼又研究起這事了?”
“我這不也是跟你商量嘛!”
林二春的語氣並沒有以前跟他說話的那種強硬,林朝陽本想說幾句讓他享清福的話,可話到嘴邊他突然頓住了。
因為他意識到,為了他的“孝道”,林二春老兩口已經拋棄了家園。
如今他們在燕京,衣食雖無憂,恐怕內心卻如同浮萍一般。
“好,這事你張羅吧。”林朝陽說。
聞言,林二春頓時開懷。
“這就對了!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咱們該省的省,該花的花。”
看著他臉上的笑容,林朝陽的心裡也暢快了不少。
《火燒圓明園》畢竟是部嚴肅的歷史片,受眾遠沒有前兩者廣。
可惜電影再受歡迎,跟林朝陽這個編劇也沒什麼關係。
這不光對他是如此,對於所有的電影從業人員都是如此。
陶玉成吃著飯又暢想了一下《垂簾聽政》上映可能的票房,認為明年林朝陽無論如何應該拿個金雞百花獎。
“金雞百花獎是不可能的。電影是合拍的,但我們這邊只是協助拍攝,報名都沒資格。”林朝陽說。
陶玉成遺憾道:“那真是可惜!以這兩部電影的成色,無論如何應該得獎的,你的《牧馬人》那年就沒得獎。”
陶玉成替林朝陽惋惜,林朝陽卻毫不在意,這倆獎項誕生的前幾屆還好,後面基本就是評委們自娛自樂的產物了,沒什麼稀罕的。
在陶家吃完飯,林朝陽回了小六部口衚衕。
謝道源給他找理由放假也不是完全無厘頭的,眼下馬上要入冬了,入冬物資確實要準備起來。
最近這幾年燕京市人口激增,其中的顯著特徵之一就是一到入冬前後,各個街道的煤廠忙的不可開交,經常性一趟七八輛、甚至十幾輛送煤的三輪車一起從煤廠出來。
煤廠為了在入冬之前把冬煤送到老百姓家裡,還會僱傭一些郊區農閒的農民充實送煤隊伍。
儘管購煤本上的限量煤可能還不夠林朝陽家燒一個月的,但他們家從來不缺煤,改革開放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有錢可以切切實實的提高生活水平了。
這天上午,煤廠的煤剛送到家,林二春就過來跟他抱怨了起來。
二春同志的主題是“浪費”。
他說,以前林朝陽剛進城時,他們老兩口盼著林朝陽在燕京能有個窩。
等林朝陽買了華僑公寓那處房子,他們倆還挺高興,兒子終於在燕京有個家了,以後他們的孫子就是正兒八經的燕京人了。
後來林朝陽買了棉花衚衕那處院子,說是給他們老兩口養老,倒也說得過去,就是院子大了點。
再後來林朝陽買了小六部口衚衕這裡,他們老兩口住棉花衚衕,華僑公寓那裡閒置了。
一家總共就五口人,三處房子,加在一起四五十間房,佔地快三千平的面積。
住不過來,根本住不過來。
別的不說,這兩年入冬的煤錢就是一筆不小的錢,更別提華僑公寓還空在那裡,物業錢一分不少的交著。
“你現在是有錢了,可也不是這麼個造敗法。老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這過日子還得是精打細算……”
二春同志這輩子最擅長的就是打算盤,林朝陽聽著他的話,左耳進、右耳冒,心不在焉。
“爸,你到底什麼想法?”
“我也知道你們年輕人想自己住。我和你媽是想,要不然我們倆就搬華僑公寓那兒去,把棉花衚衕那院子騰出來,租出去。那院子這樣一年能省下不少錢呢!”
聽著林二春的想法,林朝陽無奈說道:“爸,你怎麼又研究起這事了?”
“我這不也是跟你商量嘛!”
林二春的語氣並沒有以前跟他說話的那種強硬,林朝陽本想說幾句讓他享清福的話,可話到嘴邊他突然頓住了。
因為他意識到,為了他的“孝道”,林二春老兩口已經拋棄了家園。
如今他們在燕京,衣食雖無憂,恐怕內心卻如同浮萍一般。
“好,這事你張羅吧。”林朝陽說。
聞言,林二春頓時開懷。
“這就對了!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咱們該省的省,該花的花。”
看著他臉上的笑容,林朝陽的心裡也暢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