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43章 大火特火(第2頁)

有幾位工作人員擺上巨大的棋譜進行演示講解,看起來有種武俠小說的風采。

與此同時,央視今天也破天荒的直播了這場決戰,無數懂棋和不懂棋的觀眾守在電視機前激動的等待著。

電視機前的聶偉平並沒有如往常那樣穿西裝,而是穿了一身印有“中國”二字的運動服。

所有觀戰的國人都明白他的意思,這一戰他代表中國。

他不能輸!

這不僅是對國家榮譽的珍視,更是對中國圍棋的使命感。

三十年來,中國圍棋對戰早已實現職業化的日本圍棋一直處於苦苦追趕的位置。

從1960年到1966年,中日之間的12次圍棋友誼賽,中國棋手無一勝績,甚至遭遇了“日本老太太橫掃中國棋壇”的恥辱一敗。

二十年臥薪嚐膽,聶偉平他們這一代棋手終於成了氣候,中日棋手終於到了可以掰一掰手腕的時候。

這一戰,只許勝,不許敗!

這不僅是國人對聶偉平的期許,更是聶偉平對自己的鞭策。

開局後,聶偉平採用了錯小目佈局,他顯然是充分考慮到了藤澤秀行那聞名天下的開局五十手。

為的就是能夠把戰線拉長,先撈實地,再與對手拼後半盤。

反觀藤澤秀行,在聶偉平下定第一手後,便把背靠在沙發上,仰面閉目了好幾分鐘後才開始落子。

開局十分鐘後,記者們該拍的照片都拍到了,視頻也錄上了,裁判長陳祖德將他們請出了對局室。

對局室內人少了一大半,裡面只有兩位棋手落子的聲音,氣氛逐漸緊張起來。

第35手之後,黑棋局部稍稍得利,但是要落後手,被白棋搶到8位夾的要點,全局速度反而慢了一拍。

看到這裡,許多對圍棋理解透徹的高手都皺起了眉頭,藤澤秀行歷來大局觀出色,如果這樣下去,聶偉平恐怕會陷入不利。

圍棋是極其考驗腦力的運動,海量的推演需要超絕的記憶力和智商,更需要時間。

聶偉平和藤澤秀行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圍棋高手,他們參與的又是這樣一場關乎兩國圍棋界聲望的終極決戰。

每一步棋兩人都是慎之又慎,唯恐落入對方的圈套。

至第48手後,聶偉平進入長考狀態,遲遲未動,一上午時間就在這樣漫長計算與推演之中過去了。

中午封盤後,中日雙方棋手聚在一起各自討論著剛才棋局的得失,聶偉平和藤澤秀行卻都是孤身一人。

在這樣的大戰中,外人的任何意見都是對他們的干擾,他們必須保持獨立的思考。

聶偉平吃飯時只吃了兩片西瓜,藤澤秀行倒是吃了不少餃子和哈密瓜,顯得精神和食慾都很好。

讓中方棋手和領導們有種莫名的擔心,老當益壯,看起來下午的局面依舊不樂觀啊!

到了下午,雙方一直你來我往。

直至下午3點,交鋒已經持續了6個小時。

聶偉平在白118靠時,沒有果斷強硬反擊,陷入被動,觀戰的棋手們無不為聶偉平捏了把冷汗。

但誰也沒有想到,十手之後藤澤秀行竟然下出了一招緩手,讓黑棋搶到了5位虎的超級大官子。

“有希望!”林朝陽聽見身旁的江鑄久低聲喃喃自語了一句。

看到這一手棋,林朝陽也不禁握緊了拳頭。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體力的關係,藤澤秀行在接下來的官子階段連出緩手,黑棋在右上完整的圍成了實地。

之後黑棋搶到147位跳,盤面已有接近10目的優勢,勝勢明顯。

聶偉平距離第一次中日圍棋擂臺賽的勝利已經近在咫尺了,對局室內一片寂靜,燕京體育館內同樣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明白,雖然眼下聶偉平的贏面很大,但圍棋就是這樣,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也沒辦法篤定結局。

進入小官子階段,藤澤秀行再次犯下失誤。

經過七小時二十分鐘的鏖戰,最終聶偉平以3目半優勢贏得本局的勝利。

當勝局最終鎖定後,聶偉平將身子沉重的靠在沙發上,仰天長嘆。

在場眾人無不激動的揮舞著拳頭,互相擁抱致意。

體育場內歡聲雷動,那是勝利的歡呼,同時在歡呼的還有億萬電視機前的中國人民。

1985年11月20日,開賽13個月的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終於迎來了收官。

中國隊以8:7的戰績戰勝了日本圍棋隊,這是中國圍棋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勝利,也是中國圍棋的立威之戰。

從今以後,中日圍棋攻守之勢異也!

而作為在這場兩國棋界爭霸中堅持到最後,並且是連斬日方三位絕頂高手的聶偉平,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此刻的他如同天神下凡,屹立於亞洲之巔!

燕京體育館外響起了祝捷的鞭炮聲,館內山呼海嘯的歡呼聲與掌聲持續了許久,久到聶偉平已經與對手打完了招呼,也與在場的中方同仁們慶祝結束。

他看到林朝陽,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請你來真沒錯!贏了!”

林朝陽玩笑道:“你拿我當吉祥物啊!”

周圍眾人聽到他們的對話哈哈大笑,那笑聲肆無忌憚。

從去年中日圍棋擂臺賽開賽之後,林朝陽和他的《棋聖》就莫名其妙在中國圍棋隊有了一種安慰劑的作用。

今天,他們終於取得了擂臺賽的勝利,誰能說這裡面冥冥之中沒有林朝陽的原因呢?

越是境界高深,越是封建迷信。

比賽結束,聶偉平被記者們團團包圍,享受著勝利者的榮耀。

之後的兩天時間裡,關於中國隊取得中日圍棋擂臺賽勝利的新聞報道鋪天蓋地。

《光明日報》發文稱:中國隊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上的勝利,意義不亞於中國女排奪得世界冠軍,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

《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這樣寫道: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第一次在圍棋比賽中戰勝日本,徹底改寫了亞洲圍棋界的格局。

除此之外,還有《中國青年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諸多權威媒體對這次勝利進行了詳細的報道。

輿論形勢之誇張、影響力之大,比去年奧運會中國健兒勇奪十幾枚金牌時還要大!

聶衛平在獲勝後幾天裡,不斷的接受採訪、受到領導接見、做報告、做演講,所到之處無不是被人山人海所包圍,儼然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而在這樣舉國關注的時候,每次聶偉平接受記者採訪被問這次比賽的勝利秘訣時,聶偉平總會提到這樣一句話。

“我之前看小說,裡面有句話說的很好。國運盛,則棋運盛!

中國隊的勝利不是我一個人的勝利,而是屬於全中國人民的勝利!”

伴隨著記者們的報道,“國運盛,則棋運盛”這句話傳遍了大江南北。

許多圍棋愛好者和文學愛好者對這句話並不陌生,這正是小說《棋聖》中的點睛之筆。

在舉國歡慶第一屆中日圍棋對抗賽勝利之際,《棋聖》這部小說再次以這樣的方式走進了億萬國人的視野。

頃刻之間,全國各大書店內便掀起了一股搶購《棋聖》的熱潮,無數國人對這部小說趨之若鶩,都想看看能被聶偉平推崇的圍棋小說到底有怎樣的魅力!

“朝陽!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