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58章 注意格局(第2頁)

現在不僅是電影成了年度熱片,連《楚門的世界》原著小說的銷量也飛速暴漲。

電影獲獎前,《楚門的世界》在全香江各家書店每天的累計銷量已經跌至百冊以下,獲獎後銷量直接破了200冊,然後是500冊、1000冊……

電影上映第一週的最後兩天,《楚門的世界》小說單日銷量已經來到了單日3000冊的誇張成績,這樣的成績哪怕是小說剛上市時也沒有達到過。

面對這種情況,明報出版社自然欣喜若狂,急忙向林朝陽發出邀請,給小說的熱賣再加把熱度。

見面會這天上午,現場來了數百位熱情的讀者。

在這些熱情的讀者當中,大學生和白領階層佔據了極大的比例,他們向來是最活躍、也是最有消費能力的群體。

這些人見到了林朝陽之後,情緒變得格外激動,完全就是粉絲見到偶像的感覺。

這樣的氣氛把受邀來當嘉賓的劉以鬯和舒巷城給嚇了一跳,劉以鬯玩笑道:“我看這不像是作家開讀者見面會,倒像是明星開影迷見面會。”

舒巷城的話雖是玩笑,卻有幾分道理,因為今天來參加見面會的這些讀者裡,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看了電影之後被深深的打動。

又去買了小說,對林朝陽這位作家產生了喜愛之情的。

電影、電視較之文學作品而言,擁有更便捷的傳播屬性,一旦改編成功之後,帶給原著的加成將是無比巨大的。

在這一點上,金庸的作品改編中早就被驗證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見面會的對談環節上,舒巷城感慨:“香江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像林朝陽這麼紅的作家了!”

他這個“紅”指的是嚴肅文學領域。

近三四十年來,香江的通俗文學發展的一直不錯,主要原因是在於作家們沒有在內地的那種崇高地位,經濟收入完全取決於作品是否受歡迎。

因此,“書為韜梁謀”就成了作家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徐速、劉以鬯他們這一批南渡文人早年都曾在報刊上發表過大量的連載小說。

這種連載小說的創作迫使他們不得不更加註意增強文章的故事性,如何取悅讀者。

作家們的降格以求,換來的就是香江文學的整體筆法和風格變得越來越通俗。

到如今即便是那些嚴肅作家所寫出來的東西,放在真正的文學讀者眼中看來,也是“半嚴肅、半流行”的作品。

在這樣的整體文學氛圍下,林朝陽短短兩三年之內在香江文壇的崛起堪稱奇蹟,不得不讓人歎服。

更讓人覺得神奇的是,他本身還是個內地出身的作家。

兩地雖屬一箇中國,但地域不同所帶來的細微文化差別很多時候還是會影響讀者對於作品的感受的。

偏偏林朝陽的作品卻能做到老少咸宜,喜聞樂見,這當然很讓人佩服。

“林生在香江出版的四部小說我都看過,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創作上的不落俗套。

我不知道巷城有沒有這種感受,我們這一代作家的創作有種太過依賴於現實的偏重。

這種偏重對於年輕人來說是有很大好處的,但對於很多的成熟作家來說也是一種限制,讓他們變得不再有靈氣。

讀林生的小說,比如《闖關東》,既有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又有歷史的厚重,兩者相結合所創造出的那種有別於一般歷史小說的瑰麗和滄桑感,讓人忍不住沉迷。

像《楚門的世界》,風格就更突出了,小說中所展示的那種獨特的想象力和對現實深刻的諷刺,在我看來已經達到了嚴肅作家能做的極致。

有人把這部小說比作中國的《1984》,我是很認可這種說法的……”

讀者見面會是以嘉賓對談的形式展開的,劉以鬯和舒巷城是明報出版社出面邀請來的嘉賓。

在交流過程中,兩人對林朝陽的作品給予的高度評價,即便是刨除了商業互吹的成分後也有些臉紅的程度。

可在場的讀者們卻聽的很爽,因為這樣的評價讓他們產生了一種被認同的感覺。

到了提問交流環節,這些讀者爆發出了驚人的熱情,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新作何時能面世。

面對讀者們的熱情“催更”,林朝陽訥訥無言,只能以“還在構思”回應。

一上午的見面會結束後,讀者們不願離去,圍在林朝陽身邊索要簽名,直到半個多小時後才戀戀不捨的散去。

氣氛火熱的見面會結束的第二天,《明報》上便出現了相關報道,報道中還專門刊登了一張讀者蜂擁的照片,看著非常有蠱惑性。

確實如劉以鬯所說的,有種明星辦影迷見面會的感覺。

隔了一天,林朝陽和陶玉書一起去《英雄本色》片場探班。

《英雄本色》總投資800萬港元,林氏影業投資了100萬港元,收益佔比卻是26%。

本來電影5月初就開拍了,投資是600萬港元,結果《楚門的世界》獲獎的消息傳回香江之後,新藝城果斷追加了200萬港元,而且還沒尋求提高收益佔比。

而是默默的把電影的宣傳重點放在了“林朝陽”這個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獲得者身上。

電影裡的幾個主演名氣都挺大,但架不住現在大家都挺糊的,相比之下反倒是林朝陽這個手握兩座金像獎和一座坎城最佳編劇獎的編劇聖手更有宣傳點。

劇組今天的戲份在淺水灣,林朝陽夫妻倆一出現便受到了劇組眾人的矚目。

如今《楚門的世界》正在熱映,但凡是跟電影沾邊的都沾光了,更何況是林朝陽這個一手促成這部電影的編劇呢?

紅氣逼人啊!

吳宇森特地停工跟林朝陽寒暄了一會兒,林朝陽問起劇組現在的進度,吳宇森眉眼間盡是喜色。

“戲份拍了快一半了,多虧了林生的推薦,幾個演員跟角色十分貼合,拍起來根本不需要磨合。

尤其是阿發,簡直就是天生的小馬哥。”

在吳宇森說話的時候,林朝陽的目光看向了正站在不遠處的周潤發。

墨鏡、風衣、大背頭,淺水灣的海風吹過,髮絲飛舞,風衣袖擺飄蕩,有一種說不出的瀟灑和放蕩不羈,確實很有“小馬哥”的風範。

見林朝陽的目光在看周潤發,吳宇森以為林朝陽是對周潤發剛才的遲到不滿。

今天有他和狄龍的對手戲,本來通告上寫的是8點,結果周潤發8點半才到。

吳宇森衝周潤發那邊喊了一聲,把他叫過來,說道:“阿發,跟你講過幾次了?今天怎麼又遲到?”

“林生、吳導,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剛才龍哥已經尅了我一頓了。”周潤發滿臉抱歉的說。

在香江電影圈,軋戲是很正常的現象,除了《英雄本色》之外,周潤發現在還在拍鍾鎮濤執導的《殺妻二人組》,昨晚熬了個通宵,今早又遲到了。

剛才他到了之後就被狄龍拉住唸叨了一會兒,狄龍出身邵氏,為人老派,敬業態度卻無可挑剔。

反觀周潤發他們這些新一輩的影星,大多是抱著拍戲撈錢的心態。

林朝陽知道吳宇森的話是說給自己聽的,並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聊了幾句,等周潤發離開後,陶玉書仍在看著他的背影,然後突然跟林朝陽說:“誒,你說這部電影要是火了,黑風衣應該很好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