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61章 我賭你們都愛錢
吃完飯,陶玉書便自己離開了,陶玉墨則是跟張曼玉混在一起。
她問張曼玉,“你看我姐的眼神為什麼總是那麼猥瑣?”
張曼玉不滿道:“我哪裡猥瑣了?”
“明明就很猥瑣,好像鹹溼佬在看鹹溼雜誌一樣。”
陶玉墨的惡毒比喻激怒了張曼玉,小姐妹倆打鬧了一陣之後,張曼玉才滿眼星星的說道:
“你不懂。玉書姐身上有種很獨特的氣質,那種氣質怎麼說呢,讓人特別有安全感,特別想跟她親近。”
陶玉墨回想了半天,確定她和張曼玉認識的是一個人,卻怎麼也沒想到自家老姐讓人有安全感、特別親切的地方,反倒是壓迫感滿滿。
就像一個無情的機器,不管做什麼永遠是一絲不苟、不知懈怠,想想都感覺可怕。
見陶玉墨露出不敢苟同的表情,張曼玉感覺和她話不投機半句多。
心心念唸的說道:“晚上得給招導和王導打個電話,問問他們有沒有跳槽的想法。林氏影業剛成立,玉書姐需要幫手。”
陶玉墨看著她,好像在看一隻舔狗。
兩天後,還是在新世界公寓樓下的咖啡室。
王晶一進咖啡室便注意到了張曼玉和陶玉書,張曼玉戴了副墨鏡,不太好辨認,反倒是長相明豔、氣質出眾的陶玉書一眼就被他認了出來。
“林太!麥琪!”王晶笑眯眯的跑過來跟二人打了個招呼。
三人寒暄了兩句,張曼玉對陶玉書說:“玉書姐,那你們先聊吧,我回樓上了。”
她說完便離開了咖啡室,留下陶玉書和王晶二人。
“多謝王導給面子。”陶玉書客氣的說道。
“林太您客氣了,麥琪給我打電話,我還有點不敢相信呢。
林生的《楚門的世界》上映我還去看了,我這一輩子都拍不出這麼好的片子,林氏影業以後必定會大展宏圖。”
張曼玉這兩天聯繫了招振強和王晶,但招振強如今憑藉著《上海灘》《新紮師兄》等熱門劇集在tvB混的風生水起,地位穩固,並沒有跳槽的打算。
王晶跟招振強的情況有點像,大學時就為了賺錢跑到tvB打工,給《歡樂今宵》寫腳本,並且很快在tvB嶄露頭角。
從tvB到邵氏,都混出了名堂。
可他跟招振強不一樣的地方是在於,王晶對於賺錢的渴望要比招振強高太多了。
在吝嗇的邵老闆手下工作,遠不能滿足他對金錢的胃口,這也是為什麼王晶會答應跟陶玉書見面聊的原因。
一部《楚門的世界》,讓原本籍籍無名的林氏影業一舉在香江打響了名頭。
別管能不能談成合作,這個面子總是要給的。
小胖子貪財好色,但人情世故的分寸拿捏的很好,連馬屁都拍的震天響。
陶玉書在說話時一直觀察著王晶,因為要招兵買馬,所以她之前一直跟林朝陽聊香江電影圈裡有潛力的人才。
在林朝陽的評價裡,王晶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有著名利場上混跡的人所慣有的大多數缺點,卻也能夠做到左右逢源。
要是認真起來,拍的片子都是水準以上,甚至可以堪稱優秀,可他大部分時候都選擇了恰爛錢。
電影在他的觀念裡,一直都是謀生手段,跟他這樣的人很難談夢想、追求這些東西。
在香江這個時期的許多知名導演、編劇身上都能看到他們的功利性,但像王晶這樣純粹的反而少之又少。
“人嘛,達到一定高度之後總會產生點形而上的追求。但王晶不一樣,你可以把他當成一個純粹的商人。”
陶玉書的腦海中迴盪著林朝陽對王晶的評價,並沒有因此影響聊天。
聊了幾分鐘後,她將話題轉移到正題上。
“王導,你也知道我的目的,不知道王導有沒有興趣跟我們林氏合作?”
王晶滿臉笑容,“林太,我是靠拍片賺錢的,能跟林氏合作我求之不得。”
王晶之前是邵氏的導演,不過如今邵氏基本已經退出香江電影的三雄爭霸,連清水灣片場都轉給了tvB,他現在沒有籤公司,完全是憑手藝混飯吃。
脫離了邵氏的日子不好過,今年至今為止大半年只監製了一部好友鍾鎮濤執導的《殺妻二人組》,最近倒是正在為永勝拍一部《魔翡翠》。
永勝即永盛,也就是後來的中國星。
是新安義的項華強、項華勝兄弟兩人開的電影公司,永勝開業很早,早在1978年項華強覺得香江電影市場有利可圖,便開了這家電影公司。
可惜h澀會跟拍電影隔行如隔山,公司折騰了幾年還是半死不活,本來就是投機,不賺錢自然也就不怎麼上心了。
這種情況一直到87年,項家兄弟眼看著香江電影產業發展的越來越紅火,才又將注意力轉移到電影上,將“永勝影業”改名為“永盛影業”,真正重視起來。
也就是在那之後,王晶徹底被綁上了永盛的戰車,成為了項家兄弟的麾下悍將,為永盛在香江電影市場的開疆拓土立下了汗馬功勞。
眼下這個時間段,項家兄弟還沒完全重視起電影來,王晶也只是給永勝打短工而已。
他以為陶玉書是跟永勝一樣,想找他拍部片子。
陶玉書知道王晶誤會了她的意思,解釋道:“王導,我的意思是你能夠跟林氏簽約,成為我們的簽約導演,就像跟邵氏那樣。”
聽著她的話,王晶臉上的笑容淡了下去,露出幾分認真的神色。
“林太,你知道我在邵氏薪水拿的可不多啊!”
陶玉書的神色從容,說道:“邵氏人才濟濟,邵老闆手下不愁無人可用,待遇自然要低一點。我們林氏在香江影壇初出茅廬,求賢若渴,肯定不會虧待王導。”
王晶並沒有說話,而是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姿態,陶玉書便接著說道:
“如果王導願意來我們林氏影業的話,我們會注資200萬港元為你成立一個的工作室,持股比例你三我七。
以後你開的所有新片都由工作室和林氏影業共同投資,收益按照投資和持股比例分紅。
同時,你作為導演額外還有分紅資格。電影上映後只要盈利超過10%,就有5%的淨利潤分紅。
如果你拍的電影能夠保證持續盈利,你的分紅比例每一部都會在前作的基礎上遞增2%,最高可以獲得15%分紅。
反之,如果電影虧損,那麼下一部電影的分紅比例就會回到5%。”
陶玉書說完了林氏的條件,王晶並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在消化著她剛才所說的信息。
王晶剛去tvB實習時薪水只有500港元,到了邵氏時薪水變成了1萬港元,這幾年他給邵氏拍了不少賺錢的片子,但收入卻並沒有增加多少。
林氏影業要注資200萬港元給他成立工作室,持股比例3:7,等於王晶什麼都沒幹就擁有了價值60萬港元的股份。
60萬港元,在如今的香江可以買一套四五百呎的公寓了,這位林太的出手大方的讓王晶有些受寵若驚。
如果工作室發展的好的話,這60萬說不定會變成100萬、200萬……
不過這些都是紙面上的數字,以王晶的精明自然不可能單憑這一點就納頭便拜,他更關注的是身為導演的“分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