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526章 於國有利,於民有益

 張百發怎麼也沒想到陶玉書會出這麼一個主意,一時不知該同意還是不同意。 

 這體育館因為位於朝陽區,本來就叫“朝陽”。 

 林朝陽夫妻倆捐獻巨資,結果冠名的體育館用的還是用原來的名字。 

 這事說出去,人家該怎麼看他張百發?怎麼看燕京市政府? 

 人言可畏啊! 

 張百發思前想後,最後說:“不行,不行。這是朝陽區的體育館,名字不變,到時候誰能瞭解到你們夫妻倆做的貢獻? 

 真這麼幹了,那我們也太沒誠意了。” 

 “我看這名字挺好,咱們本來也沒想過要出名。”林朝陽說。 

 林朝陽夫妻倆態度很堅決,張百發勸來勸去也勸不動,最後提出了個折中的辦法。 

 “那你給提個字嗎,落你自己的名字,好歹留點證明。” 

 林朝陽想了一些,覺得這樣也沒什麼問題。 

 許多公共建築的名字都是由政要、名人題字,掛在那裡也不算突兀。 

 “行,那就這麼定了。” 

 總算是酬謝了林朝陽夫妻倆的貢獻,張百發心中高興不已。 

 然後他親自帶著林朝陽夫妻倆驅車去銀行辦理捐款,路上還唸叨著這3000萬元的作用。 

 眼下距離亞運會舉行不到1年時間,各處體育館、亞運村和居民住房均已經動工,有不少建築的建設已經接近尾聲。 

 但資金缺口還有2個億左右,林朝陽夫妻倆一下子捐了3000萬,直接解決了17的資金,一下子給燕京市解決了不小的壓力。 

 後世直到亞運會後,這些資金缺口燕京市政府也沒解決,最後不得不成立了北辰集團,以房地產開發來堵窟窿。 

 90年以後亞運村附近興建的匯園公寓等一大批商品房小區便是源於此。 

 以亞運會興建的配套設施,再加上優美的小區環境,讓亞運村在後來一度成為燕京的高端住宅區。 

 到了中國銀行燕京分行後,聽說張百發是來專程陪同辦業務的,燕京分行內一陣騷動。 

 好傢伙,這得是多大的面子啊! 

 這可是燕京市副市長,副b級幹部啊! 

 然後等了解完情況,大家都釋然了。 

 捐款3000萬,別說是副市長了,市長來接待一下也未嘗不可,這些錢夠他們中國銀行全國上萬名員工兩三年的工資了。 

 一番操作過後,捐款如數進入亞運會基金會的銀行賬戶,張百發再次向林朝陽夫妻倆表示了感謝,又說等年後要為林朝陽夫妻辦個表彰大會。 

 林朝陽說不用那麼麻煩,張百發卻說:“一定要!這是內部表彰,我們肯定不聲張,請二位務必接受。” 

 見狀,林朝陽夫妻倆也不好反對,就答應了下來。 

 然後張百發又說晚上邀請林朝陽夫妻倆吃飯,兩人連忙拒絕,在張百發失望的眼神中離開了燕京分行。 

 轉眼大年三十已過,春晚上趙本山閃亮登場,全國的電視觀眾可能都沒有意識到,新一代的小品王即將誕生。 

 除了趙本山這個最大的亮點,今年的春晚上最惹人注目的就是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亮相。 

 不僅是在春晚上,春節前後的燕京城內盼盼的影子也越來越多,可愛的熊貓形象充斥於燕京市的大街小巷,在春節的熱鬧氛圍中更製造出了幾分喜慶。 

 伴隨著熱鬧喜慶的春節氣氛,關於林朝陽夫妻倆捐款3000萬的消息也在燕京城內不脛而走。 

 儘管林朝陽夫妻倆不想張揚,燕京市方面也尊重他們的意見保持了低調。 

 但夫妻倆捐款當天,燕京市政府、中國銀行燕京分行那麼多人都見證了,想瞞是瞞不住的。 

 1989年,我國的人均gdp在15357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7元,燕京市職工平均收入是2100元。 

 現在的3000萬捐款如果放到後世的話,購買力絕對超過百倍。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簡直是遙不可及的天文數字,哪怕是對絕大多數已經企業家來說,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數字。 

 1990年的春節過後,這條震撼人心的消息流傳於燕京城內,並且在不斷的向外溢散。 

 大年初五這天,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倆來到了燕京市zf禮堂。 

 今天上午數百位工作人員齊聚在這裡,另外還有燕京市的兩套班子成員也全部到場。 

 燕京市大領導今天還特地邀請了喬長老出席,一下子拉高了表彰大會的規格。 

 因為林朝陽夫妻倆不喜張揚,今天的表彰大會屬於內部表彰,沒有記者到場,沒安排採訪,流程也不繁瑣。 

 先是由喬長老作了發言,然後由林朝陽夫妻二人上臺接受表彰。 

 表彰儀式過後,大領導笑著說:“朝陽同志和玉書同志給大家講幾句吧。” 

 陶玉書把這個差事讓給了林朝陽,他站在臺上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緒開了口。 

 林朝陽的發言既不官方,也不套路,聽人在場所有人的耳中,只有兩個感受:坦率、真誠。 

 “……回京這些天,我聽到了不少人關於我們辦亞運會的討論。 

 中國不富裕,政府不富裕、老百姓也不富裕,辦一個亞運會投入25億元,有人說我們是掏空了家底撐面子。 

 就好比為了請客吃飯,主人家把家裡的全部積蓄都拿了出來。 

 這些同志的看法和提出的問題很貼近現實,我也想過這個問題。 

 為了一個亞運會,值得嗎?” 

 林朝陽說到這裡停頓了片刻,環視著會場內的眾人。 

 “我認真的思考過後,覺得還是值得的。 

 我再舉個例子,這些年很多工廠都會在電視、報紙上打廣告,大家覺得打了廣告就會有人來買東西了嗎? 

 不一定。但廣告讓你的產品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在他需要的時候是不是有可能想起來呢?想起來了是不是就有可能來買呢? 

 我們中國舉辦亞運會也是一樣。 

 中國要改革、要開放,要更好的與世界融合,我們需要一個讓世界瞭解的窗口,需要給世界展現中國的熱情和發展。 

 改革開放這些年來,西風東漸,我們國家的許多人已經習慣了仰視西方歐美國家,總覺得人家的政治體制好、經濟發達、文化發達,入眼處西方國家的一切都是好的。 

 看過了西方國家,再看我們自己的祖國,就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同志們,我們不夠自信啊! 

 這不是某個人的不自信,而是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不自信。 

 咬著牙辦一屆亞運會,不僅是為了讓世界看到中國,也是為了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社會凝聚力。 

 而且我認為,我們僅僅辦一屆亞運會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辦奧運會!” 

 此話一出,如同平地一聲雷! 

 會場內一片譁然,連臺下十幾位見慣了大場面的領導都忍不住面露訝色。 

 亞運會都還沒辦明白呢,就要辦奧運會? 

 這不是放衛星,搞“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那一套嗎? 

 會場內的聲音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大家畢竟都是首都的公務員,片刻後便安靜了下來,但所有人的眼睛都緊緊的盯著林朝陽,期待著他接下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