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544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3頁)

 林朝陽從俄克拉荷馬大學董事會主席南茜·戴維斯的手中結果了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獎金支票、銀質羽毛以及獎狀。 

 現場掌聲持久而熱烈,真摯又有力,所有人都為林朝陽的獲獎發出了最真誠的祝福。 

 “謝謝!非常感謝!” 

 林朝陽將手中的東西暫時放下,開始了他的感言環節,活動室內立刻變得安靜了下來。 

 “很榮幸能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肯定,這是我獲得的第二個國際性獎項,對於以中文寫作的我來說,這樣的肯定很難得。 

 我一直認為,所謂作家無非是一個人自己在說話、寫作,我們對這個世界很重要,可能也沒那麼重要。聽則有,不聽則無。 

 作家同讀者的關係也是如此,我們不必見面,不必交往,只以文字交流,那是一種靈魂之間的交流,撼人心神,難以名狀……” 

 林朝陽的獲獎感言不長,也沒講什麼大道理,或者是高深的言論,講的就是文學與讀者之間的關係,平淡、樸實中卻透露著令人感動的誠懇。 

 在場的聽眾沉浸於他所描述的作家與讀者之間的美好關係、讀者與作品的心靈契合,心生溫暖,直到發言結束仍感到意猶未盡。 

 “謝謝大家!”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頒獎結束了,持續時間不到一個小時,儘管中間沒有什麼隆重的儀式,但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感覺到了文學帶給人的昇華。 

 頒獎結束後是合影環節,林朝陽先是和俄克拉荷馬大學的幾位校領導合影,然後又與評委會成員們合了影。 

 合影的背景就在活動室的牆壁前,略顯簡陋,但大家都很開心。 

 今天頒獎現場來了幾家記者,有些是應俄克拉荷馬大學邀請而來,有些是受蘭登書屋邀請而來。 

 本來合影後應該是媒體採訪時間,但在場的讀者和學生中有不少人手裡揮舞著書,紛紛要求能夠跟林朝陽索要簽名。 

 “林!林!” 

 聽著學生和讀者們的呼喊,林朝陽走到了他們中間,人群頓時爆發出了更高聲的歡呼。 

 評委會成員們見此情景都很驚訝,沒想到林朝陽在美國讀者當中竟然有如此號召力。 

 “今天林可是你們俄克拉荷馬大學最大的明星了!”蘆安·瓦爾特調侃戴維斯·昂迪亞諾道。 

 戴維斯·昂迪亞諾充滿感嘆的說道:“這是我參與的第四屆評獎了,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受歡迎的作家!” 

 眾人訝異於林朝陽所受到的歡迎,身在其中的蕭乾感受更深。 

 他活了大半輩子,還沒聽過有哪個中國作家,竟然能夠在異國他鄉收穫如此多讀者的喜愛。 

 就衝著這些美國讀者的歡迎與喜愛,林朝陽也配得上紐斯塔特獎了,並且是綽綽有餘,蕭乾與有榮焉的想道。 

 林朝陽的親切與讀者們的熱情相呼應,讓頒獎後的俄克拉荷馬大學圖書館變得熱鬧非凡,這樣的場面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最後以林朝陽與一眾讀者們來了張大合影而結束。 

 之後,林朝陽終於有時間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 

 今天現場來了五家媒體,包括了本州的《俄克拉荷馬人報》《塔爾薩世界報》、美國知名文藝雜誌《紐約客》《北美評論》和來自紐約的《紐約時報》。 

 其中《俄克拉荷馬人報》《塔爾薩世界報》都是綜合性日報,來參加頒獎只是例行性的報道。 

 另外三家媒體的份量更重,對頒獎結果和林朝陽這位獲獎作家的關注度也更高。 

 等待的間隙,幾家媒體的記者意外於林朝陽在讀者群體的受歡迎。 

 這也更加重了《紐約時報》等三家媒體對林朝陽這位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獲獎作家的興趣,紛紛調整採訪策略,打算更深入的訪問一番。 

 連著好幾家的採訪耗費了大半天時間,這天林朝陽回到別墅房間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 

 歇了一晚,仍舊是在同一地點,俄克拉荷馬大學今天為林朝陽專門舉辦了一場演講活動,現場來的學生也比昨天更多,坐滿了活動室,連過道上都是人。 

 昨天來的都算是忠實讀者,而今天來的這些人裡有不少都是湊熱鬧的,很多學生是聽說林朝陽是《楚門的世界》《寄生蟲》這些電影的原著作者才來的。 

 今天的演講和交流過程中,林朝陽所受的歡迎更加明顯和熱烈。 

 這種熱烈不僅是因為他的名氣和作品的受歡迎,也跟個人魅力有很大的關係。 

 在他的身上,美國人看不到一些他們對於中國人固有的刻板印象。 

 年輕且風趣幽默,不經意之間總能展露智慧的光芒,充滿了人格魅力的作家形象令學生們印象深刻。 

 演講過後,林朝陽又受邀參加了俄克拉荷馬大學男子橄欖球隊與密歇根大學在諾曼市內的比賽。 

 連著兩天時間,林朝陽參加了諸多活動。 

 直到頒獎結束第三天的下午,他才有功夫和蘆安·瓦爾特坐在一起喝杯咖啡。 

 俄克拉荷馬大學的校園咖啡廳內氣氛靜謐,來到這裡三天頻繁露面,已經讓林朝陽成為這所大學裡的明星,不時有學生向他所在的位置投來好奇的目光,但沒人過來打擾。 

 “感覺怎麼樣?大明星!”蘆安·瓦爾特的語氣帶著幾分調侃。 

 林朝陽嘴角露出輕笑,“挖苦別人會讓你變得面目醜陋。” 

 “我只是實事求是的描述情況。”蘆安·瓦爾特收斂了玩笑的神色,認真的說道:“林,說實在的,像你這麼受歡迎的純文學作品,我還是第一次見。” 

 “可能是作品改編的功勞吧,讓大家對我更有興趣。”林朝陽說。 

 捏著咖啡把手,蘆安·瓦爾特露出沉思之色,而後說:“好像有些道理。” 

 然後他又提起了帶林朝陽回紐約參加活動的事。 

 林朝陽的作品這兩年在美國熱銷,作者本人好不容易來一次美國,蘭登書屋當然要發掘一下他的利用價值,給他安排了兩場讀者見面會。 

 林朝陽對此沒什麼意見,只是這幾天他忙的有些疲憊,打算明天好好歇一天,等後天再出發。 

 “這當然沒問題!”蘆安·瓦爾特愉快的說道。 

 林朝陽要休息,他也可以摸個魚。 

 “對了,新書有什麼想法了嗎?”蘆安·瓦爾特問。 

 《入殮師》和《父親》在美國的出版已經提到了日程上,但編審譯校是很麻煩的事,這兩部作品預計會分別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春天出版。 

 蘆安·瓦爾特聽林朝陽說過“生老病死”四部曲的想法,現在有了前兩部作品,他很好奇後面的作品林朝陽會寫什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