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河川 作品

全金屬狂潮:自由之旗 OR6-EP4:歌利亞(3)

 or6-ep4:歌利亞(3)

 彼得·伯頓躺在遮陽傘下,無精打采地抽著煙。看到他這副懶散的模樣,其他忙碌著的人們也不自覺地感受到了更多的疲憊,他們想要坐下來像伯頓那樣休息,然而他們肩上所承擔的責任並不允許他們那樣做:比起專門測試as機甲性能的測試駕駛員,維護as機甲的機械師、工人還有需要時刻根據測試數據調整進度的技術人員們的頭腦和軀體一刻都不能鬆懈下來。也許有些機械師同時還是水平相當優秀的駕駛員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擔測試者的工作,反過來的情況倒是很少成立。

 “來休息一陣吧。”伯頓懶洋洋地向舒勒打招呼,“這麼熱的天氣……你們也不怕把自己熱得脫水。”

 “託您的福,我們最近的趕工速度以驚人的比例下降著。”埃貢·舒勒抱著一大摞文件,他那顆光頭上湧出的汗水幾乎能給他洗個澡,“根據我們的專業管理人員的分析,你本人的懶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喂,這種話可不能亂說啊。”伯頓愣住了,“像麥克尼爾那樣的工作狂難道就能讓你們全都活躍起來嗎?得了,你們口口聲聲說自己的研究項目都是在科學原理指導下運作的,那麼還有個基本原理是……人總是會累的。”說著,他把右手食指和中指夾著的香菸又遞到嘴邊,“適當放鬆一下,不會耽誤工作的。而且,你是這裡最勤奮的人,我覺得你可以不必花那麼多時間改進你新研發出來的那個雷達……”

 光頭的瑞士學者搖了搖頭,只顧抱著文件回到在野外搭建的工作平臺旁。伯頓是一個合格的駕駛員嗎?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彼得·伯頓在作為軍人的各項戰鬥技能上表現出的實際水平即便略遜於麥克尼爾一籌,他相較其他同事而言仍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精銳戰士。真正造成工期受到影響的因素,正如舒勒所說的那樣,並非是伯頓的個人能力不足,而是伯頓本人給項目團隊帶來了一種負面影響。

 “我不能閒下來。”舒勒重複道,用左手食指指著悠閒自在的伯頓,“敵人的隱形部隊無處不在,如果我們不能研究出反制光學迷彩的設備,一切反擊都無從談起。”

 “你說得對,我承認。”伯頓嘆了一口氣,“那……我該怎麼做?幫你計算數據還是研究模型?老兄,我做不了這些,那我總不能在你做研究的時候一直到你身邊練舉重來證明我很用心吧?”

 “你躺在這裡就是對其他人最大的影響。”舒勒嚴肅地咳嗽了兩聲,“站起來。”

 這些日子裡,他們將一切可能同安布雷拉有關的武裝人員列為了目標。不管是信仰衛士團,還是那些態度模糊不清的部落武裝,誰擋在他們的道路上,誰就是他們的敵人。吉歐特隆公司樂見其成,而且哈羅德·布朗也認為這樣大動干戈或許能夠將一直活躍在陰影中的安布雷拉更早地揪出來。

 如果舒勒和伯頓的工作僅僅是為吉歐特隆公司完成新型as機甲的測試,那他們不僅可以像現在的伯頓一樣躺在遮陽傘下,甚至能夠直接丟下手頭的工作並返回安全的後方基地中直接給自己放個長假。論項目本身的進度,即便再耽擱一些也不會給舒勒造成影響,然而他們還要在多方關注之下尋找麥克尼爾的下落,這就為兩人出了個難題。此外,疑似為安布雷拉服務的博尚沒法給他們提供任何情報,而卡薩德干脆自拉馬迪水壩一戰後銷聲匿跡,這一切都令伯頓的情緒越來越低沉,他不得不依靠一些誇張的作派掩飾自己的不安並讓那些因他取代麥克尼爾而感到不滿的傢伙放鬆下來。

 麥克尼爾失蹤了,而且一個多月來杳無音信。同卡薩德一起執行任務的島田真司回憶說,麥克尼爾那時正打算帶隊伏擊一支運送著可疑貨物的伊拉克部隊。結果,麥克尼爾和被派去的黎凡特旅士兵全部人間蒸發,同他們一起消失的還有那些伊拉克士兵。美伊聯軍更願意將事件定性為信仰衛士團的襲擊,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用構思其他理由去解釋大量士兵的失蹤了。反正,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信仰衛士團更可能成為伊拉克境內一切可疑事件的幕後主使。

 “要是我那時候沒有要求僱傭兵支援戰場,卡薩德和島田也死定了。”舒勒每次回想當時的突發狀況時仍然感到後怕,“……情報在敵人內部的流通速度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快,以這個為前提,我們才能解釋他們是怎麼在事發後不久就將痕跡掩蓋住的。”

 “卡薩德這傢伙,被我們救了一次卻什麼都不說就自己躲起來了。”伯頓感到十分鬱悶,他以為自己和卡薩德之間的交情足以擺平雙方之間的誤會和根深蒂固的反感,不過現在他沒有心思去思考究竟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不管他了,這事就算沒他也不是沒法解決。舒勒,我們的下一個測試場地在哪裡?”

 每一次實戰測試都需要真正的戰場才能開始,如果附近沒有已知的正在進行的戰鬥,那麼吉歐特隆公司就必須自行選擇目標。通常來說,他們不會直接進攻信仰衛士團,而是在信仰衛士團周邊區域緩慢地削弱敵人的勢力。當然,若是碰上合適的場合,吉歐特隆公司也不介意和美軍一起挑戰安布雷拉的其中一個合作伙伴。

 作為項目的負責人,舒勒有權在軍事顧問的建議下選擇合適的地點。跟麥克尼爾一起被侯賽因空軍基地地下發生的大爆炸給炸進了醫院的米哈伊洛夫前幾天才出院,他同樣為自己近乎毫髮無損感到驚訝——在得知麥克尼爾已經失蹤後,米哈伊洛夫把自己的奇遇歸功於麥克尼爾並同樣熱切地盼望著能夠找到麥克尼爾本人以問清當時的真實情況。因此,他和伯頓之間無意中達成了共識,雙方都希望早日找到下落不明的麥克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