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河川 作品
犬狼傳說+機動警察:颱風眼 OR8A-EP1:圓滿時(7)(第2頁)
“不用這麼緊張,麥克尼爾。”博尚慢條斯理地說道,“觸動某些人的利益便如同觸動他們的信仰,而動搖某些人的信仰又等同於動搖他們的利益。”
“我一直都希望合眾國可以不在乎利益,它已經為利益做了太多的犧牲了,再多退讓幾次就會連基本原則都拋棄掉。這在某些平行世界裡應驗過了,我只是擔心其他世界的合眾國也變成同一個模樣。”麥克尼爾每次想到這些事時都會覺得分外沮喪,他不想讓gdi的一次次妥協在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歷史中多次上演,“正因為這世界已經足夠混賬了,我們才更應該堅守原則,而不是自作聰明地以為自己在出賣原則和信仰這門生意上比那些老傢伙更在行。”
在他們身旁,忐忑不安的士兵們胡亂地說著笑話,以便消除內心的壓力。攻佔這座基地只是一場盛大演出的開始而不是結束,每個人都期待著德軍給出更精彩的表現。整裝待發的士兵們將目光投向了停放在停機坪和跑道上的飛機,他們很快就可以和友軍會合了,屆時印度人除了乖乖認輸之外別無他法。過了沒多久,德軍第9空降師第28空降旅做好了再次出擊的準備,那時印軍第17師的反擊才剛剛開始。
起初為德國人完全不守規矩而氣憤不已的印軍並沒有說服上級指揮機關居中調停的意思,不守規矩也是戰爭法則的一部分,而他們只能怪罪自己太遵守規定了。鑑於前去搶佔陸軍航空隊基地的部隊和指揮部失去了聯繫,判斷基地早已淪陷的印軍做出了新的部署:佯裝集中兵力向西部進攻航空隊基地和周邊據點,逼迫德軍撤回南部的至少一個旅回防,屆時再用裝甲部隊從南線快速突破。
這一手果然奏效,第9空降師不可能冒著指揮部被全殲的風險繼續執行原來的計劃。12月20日的整個下午,約阿希姆·汗少校和他的參謀連都在反覆奔波之中度過。他和他手下的其他軍官、士官們奔走於基地各處,只為了讓指揮部能夠開足馬力工作,有時他們還得和其他技術單位合作。
即便忙得如陀螺般高速旋轉,麥克尼爾也沒有停止思考,他仍然熱衷於和他的戰友們討論戰場上的每一個變化。
“印軍的想法很明確:對於德軍來說,失敗條件有兩個。其一是需要防守的目標被攻佔,其二是主力部隊被全殲或徹底喪失戰鬥力。”麥克尼爾指出了印軍的真實目的,“他們想贏我們,不一定非要打贏。”
“留守的預備隊應該夠用了。”博尚本來對傳統意義上的陸戰不太熟悉,無奈他自從和麥克尼爾等人一同冒險以來不得不頻繁地接觸許多地面作戰思維,加之以前在eu軍事委員會工作期間的經驗,一來二去他也成了半個陸軍,“印軍可以繞道,但他們只要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攻佔目標就會反過來陷入被動。”
“然而……”麥克尼爾故作深沉地露出了一個笑容,“只要讓印軍接近目標,德軍就算輸了一半。把戰火燒到防守方控制區,不是上級指揮機關希望看到的。”
“你這樣說,我反而弄不懂印度人的意思了。”博尚搖了搖頭,又鑽到靜靜地停放在水泥地上的直升機下方去做檢查,他那斷斷續續的聲音不時地傳出,“……印度人所想的無非就是拒敵於國門之外。這應該是德軍和印軍的共識,可目前雙方的表現並不像是有共識的模樣。”說到這裡,博尚三步並作兩步從直升機下方鑽出,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雙方都認為自己猜到了長官的意圖,而實際上別說是他們的上級,新德里和柏林都不一定能說明白他們到底要怎麼應對此次的危機。”
法蘭西紳士讓士兵們前去測試直升機,而後丟下手頭的工作,和麥克尼爾來到附近的倉庫中休息,這裡還擠著幾名不願馬上回去工作的技術士官。和需要直接投入到戰鬥中的同伴們相比,他們的工作沒那麼危險,但工作量有時反而還更高了。麥克尼爾和博尚開玩笑說,指揮官和參謀都是十分考驗軍人體力的崗位,而且縱使有些人的體力能勉強過關,思維卻跟不上了。
“是的,回想起來那些每天都要不停地思考、每一個瞬間都不能懈怠的日子,我也覺得有些累了。”他扣好便帽,兩種不同的事務在他的腦海中交織著,一面是德軍和第9空降師需要處理的麻煩事,另一面是他們此行的真實任務,“可是我們還不能放棄……還沒到放棄的時候。這回我和指揮部的關係更接近一些,咱們一定要做好分工,免得出現意外。”
“你還沒說結果呢。”博尚提醒麥克尼爾記得把剛才的謎語說清楚,“我以為我只要通過了解過去的歷史就能弄清現在的局勢,結果這一個月之內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在我看來,新德里方面或許不想忍氣吞聲,然而柏林卻十分擔心他們的老盟友有朝一日強大到足以完全脫離控制的程度……這或許才是印度人目前仍舊保持克制的真實理由。”
“也許吧。”麥克尼爾點了點頭,“我們合眾國既然在這個平行世界裡能策反德國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老盟友伊朗,說不定有朝一日也能策反德國的另一個重要盟友。”
他不能一直遊蕩在外面和博尚聊天,參謀部的輔助工作也離不開他和約阿希姆·汗少校的幫助。在頻繁地記錄作戰計劃的過程中逐漸摸清了第9空降師總體思路的麥克尼爾在20日晚上七點左右直截了當地給印軍提前判了慘敗,他的話引起了會議室中不小的波瀾,提前開始為勝利而歡呼的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克敵制勝的關鍵,音量也越來越大。
“你們在幹什麼?”在樓上休息的洛赫中校披著外套闖入了擠滿參謀連軍官和高級士官的會議室,“沒事做可以到樓上來看材料,或是到外面多跑幾圈。”
“中校,我們正在慶祝勝利呢,印度人這回輸定了。”麥克尼爾一見房間裡的人大半是印度人,只好趕在眾人之前搶答,“我們對這一點有充分的信心。”
“亞當姆斯上級軍士長,出去繞著飛機跑道跑5圈。”洛赫中校點名要求麥克尼爾安靜一陣子,“反正你不用上前線,留著體力也沒用。趕快執行命令。”
“我一直都希望合眾國可以不在乎利益,它已經為利益做了太多的犧牲了,再多退讓幾次就會連基本原則都拋棄掉。這在某些平行世界裡應驗過了,我只是擔心其他世界的合眾國也變成同一個模樣。”麥克尼爾每次想到這些事時都會覺得分外沮喪,他不想讓gdi的一次次妥協在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歷史中多次上演,“正因為這世界已經足夠混賬了,我們才更應該堅守原則,而不是自作聰明地以為自己在出賣原則和信仰這門生意上比那些老傢伙更在行。”
在他們身旁,忐忑不安的士兵們胡亂地說著笑話,以便消除內心的壓力。攻佔這座基地只是一場盛大演出的開始而不是結束,每個人都期待著德軍給出更精彩的表現。整裝待發的士兵們將目光投向了停放在停機坪和跑道上的飛機,他們很快就可以和友軍會合了,屆時印度人除了乖乖認輸之外別無他法。過了沒多久,德軍第9空降師第28空降旅做好了再次出擊的準備,那時印軍第17師的反擊才剛剛開始。
起初為德國人完全不守規矩而氣憤不已的印軍並沒有說服上級指揮機關居中調停的意思,不守規矩也是戰爭法則的一部分,而他們只能怪罪自己太遵守規定了。鑑於前去搶佔陸軍航空隊基地的部隊和指揮部失去了聯繫,判斷基地早已淪陷的印軍做出了新的部署:佯裝集中兵力向西部進攻航空隊基地和周邊據點,逼迫德軍撤回南部的至少一個旅回防,屆時再用裝甲部隊從南線快速突破。
這一手果然奏效,第9空降師不可能冒著指揮部被全殲的風險繼續執行原來的計劃。12月20日的整個下午,約阿希姆·汗少校和他的參謀連都在反覆奔波之中度過。他和他手下的其他軍官、士官們奔走於基地各處,只為了讓指揮部能夠開足馬力工作,有時他們還得和其他技術單位合作。
即便忙得如陀螺般高速旋轉,麥克尼爾也沒有停止思考,他仍然熱衷於和他的戰友們討論戰場上的每一個變化。
“印軍的想法很明確:對於德軍來說,失敗條件有兩個。其一是需要防守的目標被攻佔,其二是主力部隊被全殲或徹底喪失戰鬥力。”麥克尼爾指出了印軍的真實目的,“他們想贏我們,不一定非要打贏。”
“留守的預備隊應該夠用了。”博尚本來對傳統意義上的陸戰不太熟悉,無奈他自從和麥克尼爾等人一同冒險以來不得不頻繁地接觸許多地面作戰思維,加之以前在eu軍事委員會工作期間的經驗,一來二去他也成了半個陸軍,“印軍可以繞道,但他們只要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攻佔目標就會反過來陷入被動。”
“然而……”麥克尼爾故作深沉地露出了一個笑容,“只要讓印軍接近目標,德軍就算輸了一半。把戰火燒到防守方控制區,不是上級指揮機關希望看到的。”
“你這樣說,我反而弄不懂印度人的意思了。”博尚搖了搖頭,又鑽到靜靜地停放在水泥地上的直升機下方去做檢查,他那斷斷續續的聲音不時地傳出,“……印度人所想的無非就是拒敵於國門之外。這應該是德軍和印軍的共識,可目前雙方的表現並不像是有共識的模樣。”說到這裡,博尚三步並作兩步從直升機下方鑽出,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雙方都認為自己猜到了長官的意圖,而實際上別說是他們的上級,新德里和柏林都不一定能說明白他們到底要怎麼應對此次的危機。”
法蘭西紳士讓士兵們前去測試直升機,而後丟下手頭的工作,和麥克尼爾來到附近的倉庫中休息,這裡還擠著幾名不願馬上回去工作的技術士官。和需要直接投入到戰鬥中的同伴們相比,他們的工作沒那麼危險,但工作量有時反而還更高了。麥克尼爾和博尚開玩笑說,指揮官和參謀都是十分考驗軍人體力的崗位,而且縱使有些人的體力能勉強過關,思維卻跟不上了。
“是的,回想起來那些每天都要不停地思考、每一個瞬間都不能懈怠的日子,我也覺得有些累了。”他扣好便帽,兩種不同的事務在他的腦海中交織著,一面是德軍和第9空降師需要處理的麻煩事,另一面是他們此行的真實任務,“可是我們還不能放棄……還沒到放棄的時候。這回我和指揮部的關係更接近一些,咱們一定要做好分工,免得出現意外。”
“你還沒說結果呢。”博尚提醒麥克尼爾記得把剛才的謎語說清楚,“我以為我只要通過了解過去的歷史就能弄清現在的局勢,結果這一個月之內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在我看來,新德里方面或許不想忍氣吞聲,然而柏林卻十分擔心他們的老盟友有朝一日強大到足以完全脫離控制的程度……這或許才是印度人目前仍舊保持克制的真實理由。”
“也許吧。”麥克尼爾點了點頭,“我們合眾國既然在這個平行世界裡能策反德國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老盟友伊朗,說不定有朝一日也能策反德國的另一個重要盟友。”
他不能一直遊蕩在外面和博尚聊天,參謀部的輔助工作也離不開他和約阿希姆·汗少校的幫助。在頻繁地記錄作戰計劃的過程中逐漸摸清了第9空降師總體思路的麥克尼爾在20日晚上七點左右直截了當地給印軍提前判了慘敗,他的話引起了會議室中不小的波瀾,提前開始為勝利而歡呼的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克敵制勝的關鍵,音量也越來越大。
“你們在幹什麼?”在樓上休息的洛赫中校披著外套闖入了擠滿參謀連軍官和高級士官的會議室,“沒事做可以到樓上來看材料,或是到外面多跑幾圈。”
“中校,我們正在慶祝勝利呢,印度人這回輸定了。”麥克尼爾一見房間裡的人大半是印度人,只好趕在眾人之前搶答,“我們對這一點有充分的信心。”
“亞當姆斯上級軍士長,出去繞著飛機跑道跑5圈。”洛赫中校點名要求麥克尼爾安靜一陣子,“反正你不用上前線,留著體力也沒用。趕快執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