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良 作品

第96章 韋雲(第2頁)

 這個消息傳到方州,都督申慧和鎮西將軍栗譚都頗為頭痛,散關被打爛了,那麼晉軍攻佔散關防禦趙軍進攻的戰略目的就徹底失去了。

 此刻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散關,退回方州境內,再派遣軍隊時常騷擾趙軍,讓其無法重建散關,這是對於晉國來說最好的辦法。

 只是眼下先帝駕崩,新帝尚未登基,這個時候選擇放棄土地,恐怕傳到新帝耳朵裡有丟失國土之嫌。

 誰也不能保證在這個時候將這個壞消息傳給即將登位的新帝,會得到怎樣的答覆。

 因此申慧和栗譚一面派遣方州軍隊前往散關支援,一面又將具體的戰場情報全部寫在公文裡傳遞給朝廷,他們二人可不敢在這個敏感時機輕易做決定。

 趙帝唐平在知道韋如病逝的消息之後,立刻集結全國的軍隊,準備親自率軍趕往江州奪回散關。

 兩方都在等待,一時間在動盪不安的八月過後,天下竟進入了短暫的安定期。

 只是所有人都清楚,這和平的背後,馬上就要迎來新一輪的戰爭。

 只是這一切現在都與閻蒼等人無關,孟和率軍撤走,大軍也將打道回府,這耗時半年有餘的‘第一次北伐之戰’終於要畫上一個句號。

 晉國大軍回到武中郡,位於元關的北伐大軍也開始一一撤退。

 相比起遠在永州府的軒轅軼等人,閻蒼所率領的軍隊返回長平縣城要更快。

 但是閻蒼選擇了最後一個出發,整個前秦自衰落之後就基本默認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與外族勢力的貿易減少。

 導致前秦國內的商隊開始氾濫,就算是天下分為晉、秦、趙三國,但是彼此之間的私人商業往來並沒有禁止,這算是一筆不小的財政收入。

 其多掌握在世家豪族手中,這個時候三個國家都對於商業處於鄙視鏈的底端,因此世家豪族只是象徵性地上交了一些好處費之後,私人商隊並沒有被國家所限制。

 其實這一切主要還是要看晉國的態度,只要晉國不禁止各國私下商隊來往,那麼秦趙兩國也不會冒這個風險得罪豪族世家。

 這也是各國之間一直間諜不斷的原因之一,嚴格來說世家豪族在這方面的特權要比國家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