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修理機器人
陳昊呆在屋裡,看著鍛爐上的信息。
今天難得的無人打擾,讓陳昊可以安心的思考機器人該如何設計。
經過和曹學強、陳一鳴等人的協商,地下鑽井最終確定為1.3千米深。
根據曹學強說,總部的地質資料庫中顯示,在金寧市地下1.1千米處有一個活躍熱源層,鑽探到這裡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地熱,相對來說性價比最高。
陳一鳴已經開始安排人前往天瀾苑打樁,曹學強也回到了科學院幫助研究新材料。
只剩下陳昊留在應急署,一邊閱讀資料一邊思考機器人的設計方案。
這種專用的修理機器人,其實在黃金年代也能做到。只是性價比不高,多數時候還是靠人力罷了。
但在一些特殊場合,比如華國曾經發射的空間站上,就有受控的機械臂輔助修理,航天員可以站在機械臂上執行太空行走任務,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和效率。
陳昊現在想做的機器人,是專門供地熱豎井中維修使用的,其外形要小巧輕薄,耐高溫高溼,同時還要有氣動爬升系統。
2千米深的豎井,當然不可能用扶梯一直修下去。
就算不考慮鋼鐵的用量,光是地下高溫高壓高溼的環境,就不適宜人類在下面長期作業。
因此陳昊設想中的機器人,並不是爬下去的,而是“跳”下去的。
正常在外界跳樓,如果樓足夠高的情況下,當空氣阻力大到一定程度,空氣阻力與地球的重力相等,人會處在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向下墜落。(ps:不建議模仿)
但在豎井中,空氣不流通,所以當物體跌落時,下方的空氣會不斷壓縮,密度變大,減緩物體的下落時間。
所以豎井中的機器人下落,應該呈現勻減速狀態。
甚至如果設計的好,機器人的表面積足夠大,本身也足夠輕薄的話,甚至可以短時間“懸停”在空氣中,直到壓縮的空氣散去,才會繼續下落。
基於此,陳昊在鍛爐面板輸入了自己的需求,得到了一個需要59萬熔鍊點解鎖的選項。
把機器人相關的科技圖紙都丟了進去,還剩7萬點才能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