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漫步者 作品

第三十五章 這和佛祖有什麼關係?




                原野自穿越落難以來,還是第一次看到手工業生產,甚至還是規模不小的手工業生產。看著紛亂忙碌的手工業生產者們,他這才反應過來,終於知道那古野市町裡的各色貨物是哪裡來的了。

    他之前根本沒想過這問題,以他所見,曰本中古世代商業頗為繁榮,木器、漆器、臘、油、紙、墨、硯、酒、醬、鐵器、銅器、錫器……等等,琳琅滿目,凡是日常所需,只要你有錢,基本什麼也能搞到手。

    但做為一個現代人,商品種類泛多,數量充足才是正常現象,沒什麼值得奇怪的,他直接視而不見了,連想都沒想過,直到現在才反應過來——那麼多商品全靠進口根本不可能,本地定然有生產商,那是誰生產的?

    現在答案有了,是曰本和尚生產的。

    或者說,是曰本和尚組織生產的。

    沒想到啊沒想到,曰本和尚們竟然掌握著曰本中古世代的最高生產力!

    對原野來說,古代大規模手工業生產,可比什麼多寶塔好看多了。他溜下山坡,開始在這些手工業作坊間遊蕩。

    有造木桶、木盆、木箱的;有熬漆制漆器的;有以漆種制臘造蠟燭的;有煮稻草竹子造紙的……

    品類很多,一時之間都看不過來。

    而且他還想起了彌生之前說過的話,他們那個小破村子交年貢還要交木材、竹子、稻草束、漆塊、漆種等亂七八糟的東西,當時他還奇怪荒子前田家要這些東西幹嘛!

    現在看看,九成九被賣給荒子觀音寺了!

    那麼這麼看看,在曰本中古世代,是武士集團掌握著土地,和尚們掌握著技術,兩者相輔相成嗎?

    不過和尚們的技術是哪來的?

    原野心裡思索著,就近看了看技術含量最低的“制桶工坊”:

    精心挑選的,沒有絲毫疤痕的木板被架火熬煮脫脂,然後被送去爐窯內烘乾塑形,去除溼度;

    爐窯旁邊有人盯著火候,不時指揮另外兩個人踩踏一架大型木製機器,向木材噴出水霧,以保證某些木板別烤焦烤裂了。

    再然後是打磨環節,一群人手工將木板徹底拋光,再再然後是將已經成型且光滑的木板放到一個藥水池子裡浸泡,進行防腐處理。

    最後,這些木板才會被箍成桶、盆之類容器,保證不生腐不漏水,能用個十年二十年的。

    這其實技術含量也不算低了,哪怕原野這個經過現代完整基礎教育的大學生,不仔細研究一段時間,也不能保證自己生產的木桶不漏水不腐壞。

    甚至就算研究一段時間,他都不敢保證他生產出來的木桶能比觀音寺的更好。

    比如說那池子防腐藥水,他一時半會兒都搞不清裡面都有哪些東西,防腐液的配方是什麼。

    再比如那個“噴霧器”,全木製,能噴水霧能鼓風,設計的非常精巧,讓他從零開始設計一個,還是全木製的,效果真不一定有眼前這個強。

    這套工序工藝,絕非一時之功,必然需要大量勞動者進行長期且大量的實踐,才能做到環環相扣,順滑如絲,批量造出合格木桶。

    這還只是個木桶,像是造紙、制蠟等等,要想持續不斷的生產,涉及到的工藝技術,絕非某個古代天才靈光一現,就能把這麼多亂七八糟的細節全盤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