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促膝長談(第3頁)

 “您如今選擇縱容這些建文餘黨,認為建文已死,僅憑他們難起風浪。” 

 “可是您有沒有考慮過?他們日後會不會藉著建文一朝的舊事裹脅民意,意圖分疆裂土?如今在您看來,他們全都是大明的子民,可若到了那一日,他們便是您眼裡的叛軍!” 

 方子言說至此處,轉頭看向朱高熾。 

 他發現朱高熾的臉色此時變得慘白。 

 顯然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見解有多荒謬。 

 朱棣對於建文餘黨趕盡殺絕,這在朱高熾看來的確殘忍。 

 但是朱棣這麼做的目的卻是為了將所有的隱患全部扼殺於萌芽當中。 

 往往越是強盛的帝國,其內部就越容易出現問題。 

 而那些強盛帝國的瓦解往往也就和這些內部問題有關。 

 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說的便正是這個道理! 

 朱允炆之所以會被踢下皇位,就是因為他主張削藩,操之過急,讓其叔叔朱棣感受到了威脅。 

 而如今的朱棣,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又何嘗不是因為他也感受到了威脅,他也擔心諸如藩王作亂的例子可能會在永樂一朝重演? 

 “我知道殿下對於我這番言論肯定頗有微詞,不過在我看來,事實就是如此,陛下此舉雖然難免會擔負罵名,可是其目的卻也是為了肅清民間風氣,以免民意受到裹脅。”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您應該清楚,萬一這些建文餘黨到時裹脅民意,興兵作亂,亦或者乾脆策反藩王,再上演一出一模一樣的靖難之役,到時身為後世之君的列位,又能否會有陛下這樣的魄力,重新打贏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方子言這番話說得直白,露骨,讓朱高熾一點即通。 

 朱高熾的臉色從原本的蒼白轉為鐵青。 

 隨後匆匆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方先生之指教,高熾受用無窮,懇請先生受我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