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第2頁)
“養育群生”,則將關注點聚焦於生命這一宇宙間最為神奇與神秘的現象之上。天地之間,生命的多樣性與複雜性令人歎為觀止。從微小的細菌、藻類到龐大的鯨魚、大象;從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到具有高度智慧與複雜情感的人類,每一個生命個體都在這天地的懷抱中孕育、生長、繁衍與消亡。生命的維持與發展需要依賴眾多的條件與因素,陽光、空氣、水、土壤等自然資源為生命提供了物質基礎,而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則構成了生命得以延續的網絡架構。在這一過程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默默地發揮著作用,它確保了生命的多樣性與平衡性,使各個物種能夠在適宜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這種力量可以被視為一種廣義的 “養育” 機制,它超越了簡單的物質供給,還包括了對生命進化、適應與創新能力的激發與引導。從生命起源的原始湯中最初的有機分子合成,到如今地球上豐富多彩的生態系統的形成,這一 “養育” 過程歷經了數十億年的漫長歲月,期間蘊含著無數的奧秘與奇蹟等待我們去探索與發現。
當我們將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這一表述作為一個整體來深入思考時,我們會發現它蘊含著一種對宇宙、生命以及人類認知與精神境界的系統性思考與深刻洞察。它提醒我們,在面對世界時,不能僅僅侷限於我們的感官經驗與狹隘認知,而應嘗試以一種更為深邃、更為全面的視角去探尋事物的本質與內在聯繫。在追求物質文明與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精神世界的滋養與內心境界的提升。因為,在那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的幽微之處,或許隱藏著我們生命真正的意義與價值源泉;而在 “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的宏大視野與慈悲胸懷中,我們或許能夠找到人類與宇宙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的理想路徑與終極方向。與安寧。
觀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有感
在浩渺的哲學與精神的蒼穹之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這一表述宛如一顆深邃而神秘的恆星,其光芒穿透了歲月的重重迷霧,長久地照耀著人類對宇宙、生命和自我認知的探索之路。它不僅僅是一種抽象的概念集合,更是一把打開多重境界之門的靈鑰,引領我們從物質的表象深入到精神的內核,從個體的感知拓展到宇宙的整體,從世俗的紛擾昇華到神聖的寧靜。
一、視之不見:超越感官的認知深邃
“視之不見”,初讀此句,仿若一陣清風拂過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知湖面,泛起層層疑惑與思索的漣漪。眼睛,作為人類感知外界最為直觀和重要的器官之一,其視覺能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我們憑藉眼睛去欣賞自然的壯麗景色,觀察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識別他人的面容與表情,進而構建起對世界的初步印象和理解。然而,當面臨 “視之不見” 的挑戰時,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視覺的邊界與侷限性。
在科學的廣袤領域中,諸多實例為我們揭示了 “視之不見” 的神秘面紗背後所隱藏的豐富內涵。從微觀世界的角度來看,原子、電子、夸克等基本粒子構成了物質的基石,但它們的存在形態卻遠遠超出了我們肉眼的可視範圍。即使藉助於最先進的顯微鏡技術,我們所看到的也僅僅是這些微觀粒子在特定實驗條件下所呈現出的間接影像或效應,而並非其真實的、完整的本體。例如,電子雲模型只是對電子在原子核外可能出現區域的一種概率性描述,它無法讓我們像目睹宏觀物體那樣清晰地看到電子的具體模樣和運動軌跡。同樣,在宏觀宇宙的層面,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堪稱是 “視之不見” 的典型代表。儘管它們佔據了宇宙總質量和總能量的絕大部分,但卻不與電磁輻射發生相互作用,因此無法被我們的光學望遠鏡或其他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觀測設備所直接探測到。科學家們只能通過對星系旋轉曲線、引力透鏡效應等間接現象的研究和分析,來推斷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及其分佈規律。
從哲學和精神的維度深入思考,“視之不見” 更是指向了一種超越物質表象和感官經驗的深層次存在。在人類的內心世界中,諸如思想、情感、信念、靈魂等無形的元素雖然無法被眼睛所直接捕捉,但它們卻對我們的行為舉止、價值判斷和人生選擇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例如,一個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在腦海中構建出豐富多彩的虛擬世界和創新理念,這些無形的思維成果往往是推動科學進步、藝術創作和社會變革的關鍵動力。同樣,愛、恨、喜悅、悲傷等情感體驗雖然沒有具體的物質形態,但它們卻能在人與人之間傳遞出強大的能量,引發共鳴或衝突,塑造人際關係和社會結構。此外,在宗教和神秘主義的語境中,“神”“道”“梵” 等至高無上的存在被認為是超越人類感官認知的絕對實體,它們是宇宙萬物的根源和歸宿,是一種無形而又無所不在的力量,主宰著世間的一切秩序和命運。儘管不同的宗教和文化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表述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共同指向了一種 “視之不見” 的神聖境界,激勵著人們通過修行、冥想、祈禱等方式去追求內心的覺醒和與至高存在的合一。
二、聽之不聞:寂靜中的靈性覺醒
“聽之不聞”,此句與 “視之不見” 相呼應,進一步將我們的感知探索從視覺領域延伸到了聽覺維度,引導我們去思考聲音的本質以及聽覺的邊界。耳朵,作為人體的聽覺器官,使我們能夠感知到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信息,從自然界的風聲、雨聲、鳥鳴聲、流水聲,到人類社會的言語交流、音樂演奏、機器轟鳴等,聲音無處不在,構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當我們遭遇 “聽之不聞” 的情境時,我們會發現,聽覺世界同樣隱藏著許多不為我們所知的奧秘和深邃。
在物理學的範疇內,聲音被定義為物體振動通過介質傳播並引起聽覺器官感知的波動現象。然而,這僅僅是聲音在物質層面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在更廣泛的宇宙中,存在著許多超出人類聽覺頻率範圍的 “聲音”。例如,次聲波是一種頻率低於 20 赫茲的聲波,它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活動中,如地震、火山爆發、海嘯、大型機械運轉等過程都會產生次聲波。雖然人類的耳朵無法聽到次聲波,但它卻能夠對人體和其他生物產生深遠的影響,如引起人體器官的共振,導致頭暈、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危及生命。同樣,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
赫茲的聲波,它在醫學診斷、工業檢測、通信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許多動物,如蝙蝠、海豚等,能夠利用超聲波進行導航、捕食和交流,而這些超聲波對於人類來說卻是 “聽之不聞” 的。
從哲學和宗教的視角來看,“聽之不聞” 更多地指向了一種內心的寂靜和靈性的覺醒。在喧囂的塵世中,我們的耳朵往往被外界的嘈雜聲音所充斥,難以聽到內心深處的真正聲音。然而,當我們學會靜下心來,排除外界干擾,進入一種深度的冥想或沉思狀態時,我們可能會感受到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微弱而又清晰的 “聲音”。這種聲音並非是物質性的聲波振動,而是一種對自我、對生命、對宇宙的深刻洞察和感悟。在許多宗教傳統中,都強調通過修行和內省來聆聽神的啟示或內心的良知。例如,在基督教中,信徒們通過祈禱和研讀聖經來尋求與上帝的溝通,期望能夠聽到上帝的聲音,獲得指引和力量;在佛教中,禪修者通過坐禪、觀想等方式來達到內心的寂靜和空靈,從而能夠體悟到佛法的真諦和生命的無常。這種 “聽之不聞” 的內心聲音,被視為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智慧和力量源泉,能夠幫助我們超越世俗的煩惱和困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