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間劍氣近矣(第2頁)

  渡口剛好有一艘去往村妝渡的仙家渡船,小半個時辰就能到,陳平安就買了兩塊登船竹牌,類似山下的短途路引,約莫是見他也不像個有錢的,掌櫃額外叮囑一句,木牌上邊表明了下船地點,若是過了村妝渡還沒有下船,一經查實,要罰很多錢的。

  等了船,他們憑欄而立,足下雲海青山,一起遠眺那座懸浮在寶瓶洲中部上空的“秋風祠”。

  寧姚境界更高,將那香火鼎盛的秋風祠看得了然分明,如同一座循環不息的大陣,將那香火自行凝為粉色的氤氳氣運,再分出無數條虛無縹緲的紅色絲線,散落在地上的人煙稠密處。只是祠廟氣象堂皇,絕非旁門左道的紅粉陣、胭脂場之類。

  秋風祠地界,位於一座懸浮的湖泊,湖心島嶼上建造有一座類似祠廟的古老建築群,三字匾額,完整秋風二字,最後一字只剩下半個“司”字,想來是失去了個豎心旁,所以就被命名為秋風祠,這些年來,山上訪客多如過江之鯽,都想要一探究竟,看看能否將此地收入囊中,變成一處私人道場。

  可惜至今依舊是一處不可力取的無主之地。

  前些年一起參加過落魄山的宗門觀禮,謝松花帶著陳李和高幼清,還有鬱狷夫和林君璧,一起走了趟秋風祠,之後陳清流和辛濟安,也曾遊歷過秋風祠。

  寧姚好奇問道:“這麼個地方,還是沒有主人?”

  陳平安搖搖頭,笑道:“進我秋風祠,入我相思門。必須是一雙天作之合的痴情種,才有些許機會入主其中。但是好像需要付出代價,需要補缺神位,就地成神,職掌一部分人間姻緣。”

  緣於此地是吳霜降和柳七,聯手驪珠洞天那位開喜事鋪子的蔡道煌,也就是胡灃的爺爺,他們秘密打造出來的一座定婚店,姻緣司。

  它與夜航船,還有金甲洲的山市觀海樓,以及桐葉洲那處據說藏有一樁服丹飛昇大機緣的秘境,都是差不多時候出現的。秋風祠是一處極為特殊的山水秘境,並無仙法禁制,修士進出無礙,不似尋常遺址,不是機關便是陣法,層層障礙阻攔訪客。

  陳平安問道:“想去看看?”

  寧姚說道:“不已經看過了。”

  秋風祠內異象橫生,社鼓神鴉,有那美人長袖折腰翩翩起舞的長生殿,明明散落滿地、修士卻無法拾取的桃花扇,一條飄滿了題詩紅葉的溝渠,掛滿了同心鎖的白玉長橋……使得寶瓶洲的山上道侶,俗世情侶,犯了單相思的痴男怨女,都願意去那邊燒香,求一份美滿姻緣。

  如今就有幾艘仙家渡船專門去往秋風祠,可謂生財有道。

  陳平安說道:“遠觀近看還是不一樣的。”

  寧姚搖頭說道:“沒多大意思。”

  劉蛻的流霞舟,到了大瀆附近,就開始兵分幾路,除了陳平安和寧姚率先下船,聶翠娥和華清恭他們四個,趕去那座據說姻緣籤很靈的秋風祠,湊個熱鬧之後,再直接去落魄山,至於陳劍仙就任大驪國師的那場慶典,他們合計一番,覺得還是不去大驪京城了,尤其聶翠娥有師命在身,要趕緊拜會一下那位景清祖師。

  她實在無法想象,怎樣的修道之人,何等的功德圓滿,才能讓師尊如此敬重?

  劉蛻和齊廷濟很快也下了船,他們要去觀覽那處位於寶瓶洲最北端的海上遺址,繡虎曾經將兩洲版圖合二為一。

  劉蛻竟是將流霞舟隨手贈送給了捻芯,下船跟齊廷濟御風趕路,捻芯也不客氣,她便駕馭流霞舟,帶著那撥龍象劍宗劍仙,來到大驪京城外的渡口,停泊靠岸,她手持一塊頭等無事牌,去往京城國師府。

  御風途中,齊廷濟笑道:“倒是出手闊綽。”

  他可從沒有跟劉蛻介紹過捻芯的身份。

  劉蛻自有其理由,說道:“女子,並非劍修,還是從飛昇城裡邊走出來的,她哪怕跟寧姚站在一起,竟能不落下風,弱不了。”

  齊廷濟稱讚道:“你真是天生的買賣人。”

  劉蛻自嘲道:“有卵用。”

  在京城那邊,一路勘合身份無誤,捻芯進了與她想象有些出入的府邸,第一感覺,就是個夏夜宿直的好地方。

  一進院落桐蔭涼爽,二進有松子落階聲,三進桃花香滿院,眼耳鼻,都有福了。

  除了出面接待她的容魚,捻芯也見到了林守一,自古舉子進京趕考,有錢的住客棧,沒錢的借住寺廟,像林守一這樣直接借住在國師府讀書備考的,不多見。

  捻芯還看到了餘時務他們這撥隱官“心腹”,都在這邊當差,在不同的官廳處理公務。蕭形比較沉默寡言,公孫泠泠還兼著廚娘,被逐出櫻桃青衣一脈的她,還是用那個於磬的化名。此外少女容貌的豆蔻,與仙藻,給捻芯一種不適的微妙感覺,類似“假人”,卻生機盎然。

  渡船在村妝渡靠岸,陳平安很快找到了小陌和趙著師徒,在渡口附近群山中的一座舊山神廟,廟祝是位婦人,不曾修道,她年紀不小了,花甲高齡,依舊望之如四十許人。

  當時謝狗先行下了夜航船,她趕去書簡湖,要將那半百號女鬼交予曾掖和馬篤宜的五島派。小陌走了趟天幕,陳平安還交代了一件事,找一找趙著,如果沒有靠近落魄山,就帶來村妝渡這邊碰個頭。青虎宮道士趙著,是極少數在落魄山祖師堂有座位的客卿,趙著這次北行,是為了徒弟甘興,一聽說陳山主有了解決隱患的法子,趙著就立即啟程趕赴寶瓶洲,走得倒不是太著急,更像是帶著徒弟雲遊四方,增長見聞。上次陳平安路過桐葉洲清境山,就已經在甘興的掌心畫下一道符,寫了個“敕”字,用以壓勝那股來歷不明的“死氣”,不過到底是治標不治本,陳平安回到扶搖麓私人道場,對待此事便上了心。

  小陌在一艘跨洲渡船上邊尋見了趙著師徒,便將他們帶來村妝渡,在此等待陳平安和寧姚。

  雖然謝狗沒有明說,但是陳平安和小陌,都知道她已經明確了自己的那條合道之路。

  劍修白景立下宏願,要在人間傳下三十六條道脈,為“遠古”續香火,損有餘而奉不足,行天道。

  事實上,在十萬大山,白景問那之祠兩個問題,來得及嗎?有用嗎?

  老瞎子說話一貫不好聽,反問兩句,來不來得及誰說了算?有沒有用,結果一到,不就清楚?

  除了小陌和趙著、甘興,還有兩張生面孔,其中有個跛腳老道士,手持一根萬年藤製成的行山杖,揹著個木牌,上邊畫著一位三綹雪白鬍須的道家神仙。身邊跟著個裹纏綁腿的矮瘦小道童,揹著一把胡琴,跟著師父一起走南闖北。在那山水間,師父唱道情,徒弟便拉胡琴。師父總說想要當好道士,就得有一副好嗓子,這輩子才有機會攢下錢,蓋一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