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讓道(第2頁)
韓老爺子沉默許久,伸手出袖,抬了抬,輕聲問道:“可有希望更上一層樓?”
李柳點頭道:“至多百年,必然之事
。”
韓老爺子再次沉默。
如今咱們北俱蘆洲,飛昇境修士,好像暫時就只有一位吧。
趴地峰的火龍真人。
老人笑道:“立不世之功勳而終保晚節、身後名者,不多的。李柳,以後澄江就託付給你了。”
功高震主一事,歷來是古人在封侯拜相的路上,如何都繞不過去的險隘。
李柳點頭道:“沒問題。”
老人好奇問道:“聽說那位陳隱官也是出身驪珠洞天,好像如今還很年輕,他具體歲數是多大?”
李柳說道:“四十歲出頭一點。”
老人猶豫了一下,問道:“能不能問一下陳隱官的境界?”
按照之前的說法,作為數座天下的年輕十人之一,劍氣長城的陳十一,是玉璞境劍修,山巔境武夫。
李柳想了想,搖頭道:“難說。”
————
紅燭鎮,小巷裡邊的書鋪。
來了個五短身材的木訥漢子,看著那個懶洋洋躺在藤椅上的黑衣青年,說道:“來買書。”
衝澹江水神李錦立即坐起身,笑道:“稀客稀客,難得難得。”
當初眼前這個傢伙,獅子大開口,跟大驪直接討要一個州城隍的位置,若是隻給那郡縣城隍爺的頭銜,他就繼續在那饅頭山土地廟待著,不挪窩了。
山水官場的升遷,一個蘿蔔一個坑,比朝廷補缺更難。不過大驪朝廷還真就答應了此事。
曾幾何時,一個才二十歲的年輕人,幫助神水國的開國皇帝,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就打下了將近半壁江山的遼闊版圖。
幾乎統一了歷史上的古蜀地界,那會兒的神水國,疆域廣袤,囊括瞭如今大隋王朝和黃庭國,就連昔年大驪宋氏的宗主國,位於寶瓶洲最北端的盧氏王朝,也有一部分版圖,屬於神水國邊境州郡。
一代名將,開國功臣。
功成身退之時,好像還不到四十歲。
只不過此人的名字,倒是半點不稀奇,張平。
如今紅燭鎮那邊就有好幾個叫張平的。
大驪北嶽披雲山的第一場夜遊宴,轄境內唯一一位沒有到場的山水神靈,就是這位饅頭山的小小土地爺。
外界猜測是品秩太低,未曾受邀,可事實上,山君府的第一批請帖,而且還是魏檗的親筆手書,邀請之人,就是這個張平。
而魏檗,曾是神水國的大嶽山君。只不過那會兒神水國,不斷有國土分裂出去,版圖縮減得厲害。
等到大驪宋氏立國之後,將魏檗這個亡國餘孽,一貶再貶,直接從一個大王朝的五嶽山君,最終淪為棋墩山的土地公。
與那舊朱熒王朝的山君晉青,是截然不同的境遇,也難怪兩位大嶽山君,是出了名的各自看不順眼。
這位州城隍爺問道:“有沒有兵書?”
李錦指了指一處書架,“都在那邊了。”
張平走到那處書架前,掃了幾眼,抽出一本版刻精良的二十七史百將傳,是說那中土神洲歷朝名將的,漢子隨手翻了幾頁,又放回去,重新取出一本,好像找到了想要瀏覽的某位名將列傳,將書籍收入袖中,轉頭問道:“多少錢?”
李錦笑道:“破例不收錢,送你了。”
張平也沒客套寒暄的意思,轉身就要走。
李錦招手道:“再聊會兒,如果沒記錯,這是你第一次來書鋪?”
張平停下腳步,問道:“怎麼回事?”
先前這紅燭鎮書鋪,山水氣象的動靜不小,連州城城隍廟那邊都察覺到了這邊的異象。
李錦笑道:“之前落魄山的大管家,送了我兩幅畫,陳山主前不久來了這邊一趟,幫忙描金,鈐印私章。”
張平點頭道:“恭喜。”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李錦搖搖頭,笑道:“你一個兵家子弟,倒像是個道家練氣士。”
就像那本名將列傳,其中一人,便是這個張平極為推崇的殺神,姓白。
浩然天下各地武廟,依循文廟禮制而建。
郡縣兩級,只懸武廟十哲的掛像,州一級武廟,財力不足的,掛像,有那財力的,就為武廟殿上十人塑造神像。
各國京城、陪都,分成殿上十人及兩廡六十二人,一同享受人間香火。
傳聞那中土亞聖府,紅邊黑色油漆大門,嵌著狻猊,繞過影壁,便是儀門,兩邊各掛兩幅等人高的彩繪門神,總計四位武廟陪祀聖賢,正是那“武功無瑕”武廟十哲中的四位。
李錦笑道:“你仰慕的那位,實在是殺性太重,手段過於酷烈了。”
張平神色淡然道:“我給他牽馬都不配,至於你們,就別妄加評論了。”
武廟七十二將,主殿十人,兩廡六十二人,不同於變動極少的文廟,武廟經常會有神主更換,頗為頻繁,但是一般來說,陪祀人選更換掛像、雕像和神主,浩然天下異議不會太大,唯有一人是例外,入廟陪祀歲月極久,從最早的武廟副祀十哲,卻在後世地位一降再降,先是被撤出主殿,搬去了兩廡之一,然後名次越來越低,差點連陪祀兩廡的資格都要失去,如今在武廟裡邊,就只是位列第四等名將之列。
寶瓶洲是小地方,歷史上只有一位武將入選武廟,但是陪祀歲月極為短暫,很快就被剔除出去,因為被別洲名將頂替位置了。
以至於後世寶瓶洲,根本就不知道兵家老黃曆上邊,還有這麼一頁。
而此人正是神水國張平。
李錦笑問道:“那個與你相依為命的小傢伙呢?”
張平瞥了眼饅頭山土地廟那邊,沒好氣道:“小崽子又去那邊點卯了。”
李錦忍俊不禁,“也是一樁不小的善緣。”
紅燭鎮往西約莫兩百里水路,水面遼闊,水勢平穩的江心地帶,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山頭,有個俗稱,饅頭山,上邊有個香火還算湊合的土地廟。
如今那個張平發跡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土地廟也沒荒廢,雖然神主金身遷徙去了州城隍廟,這邊類似下山,都有了廟祝,修繕了客房,在香火小人的拼死諫言之下,這才拿出點錢,給這邊的泥塑神像重新彩繪、貼金,看著終於有那麼點人模狗樣了。
一位身穿朱衣腰繫白玉帶的香火小人兒,約莫巴掌高,罵罵咧咧,張平這廝就是個王八蛋,帶著自己來到這邊,結果他說走就走了,也不捎自己一程。
不管怎麼說,都是苦日子熬出頭了,總算發達了,闊綽了。
朱衣童子狠狠一跺腳,因為驀然記起一事,然後呆滯無言,咋辦咋辦?今天得點卯啊,還來得及嗎?
它立即施展一門神通,下了一道勉強可算敕令的“法旨”,片刻之後,很快就游來一條三尺長的青色鯉魚,如渡船靠岸。
朱衣童子一個健步如飛,躍上青鯉背脊,雙手攥住兩根魚須,如手握韁繩,劈波斬浪,到了紅燭鎮那邊,急匆匆跳上岸,繞過那條脂粉香膩的河段,許多在外行商的大驪商賈,都在這邊的各州會館過年,小傢伙一路飛奔,到了棋墩山附近,香火小人兒掐訣跺腳不停,很快就蹦出一個土地公,如今棋墩山的山神,是那“宋金頭”,跟自家城隍爺一樣,都是臭茅坑裡邊的石頭,但是宋山神手底下的這位土地爺,與這位州城隍廟的二把交椅,卻是老相識了,見著了香火小人,立即神色諂媚,都不用詢問,就招來了一條水桶粗的白花蛇,朱衣童子道了一聲謝,躍上長蛇背脊,伸手揪住兩片蛇鱗,風馳電掣,直奔落魄山,一路上唸唸有詞,來得及,肯定來得及,一定不能破功啊,大爺我按時點卯就快要湊足一百次了……
到了落魄山地界,讓那條白花蛇回了,朱衣童子埋頭狂奔,可憐兩條小腿飛快晃盪,跟車軲轆似的。
小傢伙火急火燎來到了山門口,大半夜的,沒能瞧見那個看門的仙尉。
落魄山這邊的看門人,最早是言談風趣的大風兄弟,後來是隻會看些正經書的曹晴朗和元寶,然後是慧眼獨具、極有識人之明、對自己極為賞識的右護法大人,不過如今換成了那個年輕道士。
它環顧四周,一咬牙,趴在地上,從宅子門底下的縫隙一鑽而過,到了屋門口那邊,朱衣童子蹦跳起來,使勁敲門,扯開嗓子喊道:“仙尉仙尉,這麼早睡覺,睡個錘子的睡,趕緊起來,大年三十的,竟敢不守夜,懂不懂規矩……”
小傢伙敲了半天門,有氣無力苦兮兮道:“仙尉道長,開個門,求你了,我曉得你沒睡,屋子裡邊有火光呢,求你了啊,真心實意的!”
想要趴在地上,從門縫裡邊鑽進去,結果不比那大門,擠得腦闊疼也沒能進去,小傢伙站起身,眼神呆滯,捶胸頓足,一屁股坐在地上,乾嚎起來,命苦啊。
實在不行,就去山上,找暖樹,她今兒肯定會守夜的,而且就在竹樓一樓那邊。
唯一的問題在於,不知道自己這兩條瘦了吧唧的小腿,趕不趕得上時辰。
吱呀一聲,仙尉手中捲起一本書籍,開了門,蹲在地上,笑嘻嘻道:“終於曉得喊我一聲仙尉道長了,說吧,大半夜摸上門來,想要幹啥。”
小傢伙挺直腰桿,雙手叉腰,高高揚起腦袋,怒道:“幹啥幹,還能是啥,大爺來這邊按時點卯啊!”
“他孃的,在城隍廟那邊,來個一大幫來我家問夜飯的官場同僚,你又不是不知道,張平就是個不靠譜的主兒,半點不懂人情世故的廢物,我不得幫忙待客啊,一不小心就喝高了,之後去了趟饅頭山,這一路好跑,差點累死大爺了。”
仙尉這才記起,這個香火小人,今天好像確實需要來落魄山這邊點卯。
還真把落魄山當個衙門了啊。
不過小傢伙心誠是真心誠。
仙尉轉身走入屋內,小傢伙一個飛奔,跳到火爐邊沿,蹲著烤火取暖,對於朱衣童子來說,火盆就像一座小火山。
小傢伙埋怨道:“粽子呢,芋頭條呢,屁都沒有啊,仙尉啊,真不是我說你,咋個混得這麼寒酸,被老廚子剋扣俸祿啦?”
仙尉置若罔聞,從書桌抽屜裡取出一本小冊子,是小米粒留在這邊的,巴掌大小,每頁都標註日期,讓這個香火小人每次圈畫一下,就算當天點過卯了。
朱衣童子發號施令道:“趕緊的,愣在那兒作甚,筆墨伺候啊,就你這點悟性和眼力勁兒,要是混官場,吃屁吧你。”
仙尉白了小傢伙一眼,彎腰從火盆裡邊撿起一塊木炭,隨手丟在火盆邊沿上邊,小傢伙只得摳出一小粒木炭作筆,神色認真,在那冊子上邊圈畫過後,如釋重負。
仙尉將冊子丟回桌上,結果又捱了一頓罵,習慣就好。
仙尉坐在小竹椅上,好奇道:“一直沒問,每半個月,你這麼按時點卯,到底圖個啥?”
小傢伙出身處州城隍廟,那位城隍爺,在山水官場的官品可不低,張平作為一州城隍之首,管著郡縣兩級的所有城隍廟,還有那些土地公、土地婆。眼前這個朱衣童子,
香火小人用一種看白痴的眼神,斜眼看那年輕道士,“只要點卯次數足夠了,老子就可以按部就班,一級一級升官啊,男子漢大丈夫,豈能鬱郁久居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