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 作品
第133章(第2頁)
阿姆給他另外收拾出了一間屋,想自己陪菩珠睡,方便夜間照顧,沒想到他不搬,只好在這屋裡給他另外鋪設了一張床榻。
這一夜,阿姆原本很不放心,怕他應付不來。結果鸞兒極是乖巧,醒了吃,吃飽又睡,不鬧大人,一夜順利。李玄度自此夜夜得以能和嬌妻愛子同眠,盼著滿月的日子早日到來。
東狄這場蓄謀已久的戰爭計劃遭受大挫,西域那邊有葉霄坐鎮,無需他立刻回去。他沒出郡城,陪陪月子裡的嬌妻,逗弄一下漸漸學會和大人咿咿呀呀的兒子,或和還留在這裡尚未回去的懷衛騎馬射箭。這一個月來,算是他這一年來過得最為閒適的一段日子了。
而與這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京都局勢。看每日不斷傳來的各種消息,局面日益嚴峻,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李承煜為保京都竭盡全力,用了各種手段,奈何時運不濟,似連上天也利沈暘。
先前,在他調回北疆的部分軍隊後,朝廷人馬一度佔了極大優勢,他信心也隨之大增,派陳祖德與韓榮昌兵分兩路,共同攻擊叛軍主力,務必圍殲。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一場夏日暴雨引發了道路阻塞,陳祖德的人馬被攔在路上,誤了和韓榮昌合圍作戰的計劃。
不但如此,數日之後,當陳祖德終於繞道趕去目的地,沈暘又料到了他的行軍路徑,設下埋伏襲擊,陳祖德敗,被俘之後,為求活命,竟帶著手下七八萬的兵馬直接投降了過去。
不僅如此,他還以自己的口吻再向天下各郡發了一道檄文,痛斥李承煜弒父殺君的罪行,稱他為天大最大之公敵,說自己如今擁楚王孫繼承大統,乃自拔以歸,並勸朝廷官員效仿自己,早日棄暗投明。
消息傳到京都後,李承煜在端王的提醒下,終於想到了被朝廷棄用多年的姜毅。待派人想要將他急傳入京重新起用,卻得知他已去了河西,拿下靖關。
叛軍節節逼近,已是攻打到了雍州一帶,只要奪下雍州,便就逼入京畿。
而此時,作為皇帝,他聲名狼藉,幾四面楚歌,更是無路可退。
不但如此,朝廷的政令也無法下達地方了。除了已投降叛軍的位於東都打往京都路上的鄭州、洛州等地,其餘各州郡,雖未明目張膽投靠,但無不觀望,對朝廷要求派兵運糧的指令皆是置之不理。
李承煜暴怒,不顧郭朗等人的勸,決意御駕親征。
上個月,他親自統領手中的最後一支軍隊與韓榮昌匯合,以圖力挽狂瀾,作最後一搏。奈何威信盡失,在雍州與叛軍遭遇後,作戰沒多久,手下一名一直受他信用的禁軍將領竟趁夜帶親信闖入營帳將他羈押,隨即連夜叛逃,將他送往沈暘大營邀功。
待韓榮昌獲悉消息,已是追趕不及。權衡局面之後,為免京都大亂,朝廷徹底崩潰,下令嚴格保守消息,不準外洩,自己死守不退,力保京都,同時派了親信,向京中的端王火速秘密送去一封手書。
京都之中,此刻表面看著還是一派祥和,街面上的店鋪也照常開門,但街上走動的人,卻比往日少了許多,民眾躲在家中,無事皆不出門,街頭巷尾,傳叛軍就要打來。
民間如此,朝廷裡的文武官員更是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皇帝離開前,將朝政交給了郭朗和姚侯二人,命共同掌事。郭朗沒兩日便染病,將事轉給姚侯,自己在家養病,閉門不出,誰也不見,包括他那些整日想要上門求問應對的諸多門生弟子和京中官員。
這日,當他收到了安插在前線的密探發來的密報,獲悉禁軍叛變皇帝被俘,大驚失色,愣了半晌,回過神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立刻去探查姚侯動靜。
出了這麼大的事,自己既知道了,姚侯那邊,不可能毫無察覺。
這一夜,阿姆原本很不放心,怕他應付不來。結果鸞兒極是乖巧,醒了吃,吃飽又睡,不鬧大人,一夜順利。李玄度自此夜夜得以能和嬌妻愛子同眠,盼著滿月的日子早日到來。
東狄這場蓄謀已久的戰爭計劃遭受大挫,西域那邊有葉霄坐鎮,無需他立刻回去。他沒出郡城,陪陪月子裡的嬌妻,逗弄一下漸漸學會和大人咿咿呀呀的兒子,或和還留在這裡尚未回去的懷衛騎馬射箭。這一個月來,算是他這一年來過得最為閒適的一段日子了。
而與這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京都局勢。看每日不斷傳來的各種消息,局面日益嚴峻,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李承煜為保京都竭盡全力,用了各種手段,奈何時運不濟,似連上天也利沈暘。
先前,在他調回北疆的部分軍隊後,朝廷人馬一度佔了極大優勢,他信心也隨之大增,派陳祖德與韓榮昌兵分兩路,共同攻擊叛軍主力,務必圍殲。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一場夏日暴雨引發了道路阻塞,陳祖德的人馬被攔在路上,誤了和韓榮昌合圍作戰的計劃。
不但如此,數日之後,當陳祖德終於繞道趕去目的地,沈暘又料到了他的行軍路徑,設下埋伏襲擊,陳祖德敗,被俘之後,為求活命,竟帶著手下七八萬的兵馬直接投降了過去。
不僅如此,他還以自己的口吻再向天下各郡發了一道檄文,痛斥李承煜弒父殺君的罪行,稱他為天大最大之公敵,說自己如今擁楚王孫繼承大統,乃自拔以歸,並勸朝廷官員效仿自己,早日棄暗投明。
消息傳到京都後,李承煜在端王的提醒下,終於想到了被朝廷棄用多年的姜毅。待派人想要將他急傳入京重新起用,卻得知他已去了河西,拿下靖關。
叛軍節節逼近,已是攻打到了雍州一帶,只要奪下雍州,便就逼入京畿。
而此時,作為皇帝,他聲名狼藉,幾四面楚歌,更是無路可退。
不但如此,朝廷的政令也無法下達地方了。除了已投降叛軍的位於東都打往京都路上的鄭州、洛州等地,其餘各州郡,雖未明目張膽投靠,但無不觀望,對朝廷要求派兵運糧的指令皆是置之不理。
李承煜暴怒,不顧郭朗等人的勸,決意御駕親征。
上個月,他親自統領手中的最後一支軍隊與韓榮昌匯合,以圖力挽狂瀾,作最後一搏。奈何威信盡失,在雍州與叛軍遭遇後,作戰沒多久,手下一名一直受他信用的禁軍將領竟趁夜帶親信闖入營帳將他羈押,隨即連夜叛逃,將他送往沈暘大營邀功。
待韓榮昌獲悉消息,已是追趕不及。權衡局面之後,為免京都大亂,朝廷徹底崩潰,下令嚴格保守消息,不準外洩,自己死守不退,力保京都,同時派了親信,向京中的端王火速秘密送去一封手書。
京都之中,此刻表面看著還是一派祥和,街面上的店鋪也照常開門,但街上走動的人,卻比往日少了許多,民眾躲在家中,無事皆不出門,街頭巷尾,傳叛軍就要打來。
民間如此,朝廷裡的文武官員更是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皇帝離開前,將朝政交給了郭朗和姚侯二人,命共同掌事。郭朗沒兩日便染病,將事轉給姚侯,自己在家養病,閉門不出,誰也不見,包括他那些整日想要上門求問應對的諸多門生弟子和京中官員。
這日,當他收到了安插在前線的密探發來的密報,獲悉禁軍叛變皇帝被俘,大驚失色,愣了半晌,回過神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立刻去探查姚侯動靜。
出了這麼大的事,自己既知道了,姚侯那邊,不可能毫無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