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 作品

第142章(第2頁)

 到了奉安殿,一番祭拜禮儀過後,在擇定的吉時,請出棺槨,開啟了最外層的棺蓋。

 隨著沉重的棺蓋被徐徐開啟,果然,裡面露出一隻秘匣,端端正正地放在二層槨的槨蓋之上。

 眾人屏聲斂氣,看著端王捧出秘匣。他打開,小心翼翼地從中取出一幅卷軸,攤開在了祭案之上。

 郭朗帶著百官上來,親閱明宗當年所留之傳位遺詔。

 詔體黃帛,兩端以玉卷軸,帛面為祥雲瑞鶴隱紋,兩側各有一九爪盤雲金龍。

 正是傳位詔書的制式。

 而內容,也如姜氏遺言所講,明宗意欲傳位四皇子秦王。

 詔書之末,蓋有兩枚大印。一為國璽,一為明宗大印。

 照制,國璽由歷代皇帝傳承而下,而皇帝大印,則在皇帝死後陪葬。

 明宗在位四十多年,在場的許多大臣,對他的大印,再熟悉不過。

 這遺詔上的印,紋理鮮明,細節絲毫不差,正是當年明宗所用的皇帝大印。

 秦王繼承大位,再無半點可質疑之處。

 端王手捧遺詔,帶著眾人出奉安殿,到明宗陵前祭拜,當時呼拜之聲,震響原陵,驚得山鳥簌簌而飛。

 端王領群臣回到京都之後,又立刻將此事昭告天下,京都民眾聞訊,無不沸騰。朝廷隨後一番商議,擇定了宗室和大臣代表,以六駕之車趕往河西,迎秦王歸京登基。

 隊伍出發離京之後,端王等人便就翹首等待。

 他們還不知道,這個時候,北方和西域的局面,又發生了改變。

 迎人的隊伍,是在月初出發的。

 月末,端王收到了來自河西的一個消息。

 秦王並未踏上歸京之路。

 他再次出關西行了。

 在那裡,還有最後一場大戰,正在等著他。

 ……

 北方的一個深夜,在東狄汗的大帳之中,肅霜汗收到了沈暘的死訊,又獲悉東都也被破,再也無法成眠。

 一年多前,李朝姜氏去世,新帝平庸,朝中更無能臣。

 他以為李朝運衰,一切都已準備好了,於是發動了這一場規模巨大的南下之戰。

 在他的設想裡,鐵蹄之下,李朝將遭遇河西陷落、北方淪陷的雙重失敗。而在他們的心腹之地,沈暘也會為他們插上一把鋒利的透心之刀。

 內外同戰,李朝不可能安然無恙。即便讓他們最後僥倖逃過覆沒的之運,河西和北方那大片他渴望已久的土地,也必將屬於他們。

 他沒有想到,李朝國運,依然未絕。

 因為李玄度一人,他不得不吞下這戰敗的苦果。

 他不甘心,然而,即便他現在還可以再組織兵馬捲土重來一次,他也沒有信心再繼續打下去了。

 遊牧政權天性慕強,這令他們擁有了最為悍勇的戰士,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致命的缺陷,那便是權力的鬆散。不像中原皇朝,有著相對穩固的組織和官員體系,在這裡,除非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極具威信的領袖人物,否則,一旦遭遇大的戰敗,在聯盟基礎上被推舉而出的汗王,便會遭到來自下面各部的質疑,甚至是反叛和取代。

 幾百年來,從無例外。

 他自己便是如此上位的。

 他更有自知之明。

 河西和北疆相繼的大敗,令他喪失了威信,他已無法再自如調動各部人馬了,若再勉強打下去,萬一不能扭轉敗局,必將招致自己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