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 作品

第五十一章 行山(第2頁)

 人在霧中,周遭事物難免朦朧。

 種種傳說又為其鍍上一層詭異色彩。

 何泥鰍不得不打起精神,警惕著每一片山石,每一樹林木,疑心石頭後潛藏著鬼怪,懷疑樹林中埋伏著妖魔。

 偶爾。

 隊伍停下,李長安開始誦咒,何五妹則取出昨夜祭山的星燈放置路邊作祭壇,再拿出冷飯糰,供奉道士口中的“朋友”。

 每每此時,何泥鰍便豎起耳朵瞪圓眼睛,注意著每一點風吹草動。

 可惜。

 山中空寂,莫說鬼怪,鳥獸也少有。

 就這麼,時走時停。

 抵達了一片溪谷。

 溪水自崖壁飛洩出一片不高的瀑布,衝出泛著白沫的小水潭,在沿著亂石溝漫流。

 隊伍停下,道士在前頭呼喚。

 “泥鰍,過來。”

 “哎?”

 “這片溪谷分給你了,該由你來祭拜。”

 “哎?!!”

 何泥鰍不情不願地拿著星燈與碗碟四下張望。

 溪水淙淙,兩岸草木密得站不住腳。

 這該在哪裡祭拜呀?

 他回頭無聲向大人們求助。

 李長安垂目詠咒無暇他顧,何五妹回以一個鼓勵的眼神。

 唉!他撓了撓頭,選了溪畔一塊漲水也淹不著的大石頭,又想了想,又找

了幾塊石板,搭成一個將就遮風擋雨的小神龕。

 將星燈與祭品——一個包了蜜棗的飯糰——放了進去。

 低頭準備火摺子時。

 眼角餘光似有東西閃過。

 忙不迭抬頭。

 目光卻只捕捉到一叢搖動的蒿草。

 風?還是什麼野獸?

 遲疑收回目光,卻瞧見神龕裡的飯糰上多了幾道黑乎乎的手指印。

 細細雨霧在這一剎那好似變作了肉眼難見的小蟲子,密密爬了一臉,讓整個身子被一種古怪的酥麻感死死攥住。

 何泥鰍想要尖叫。

 臨到頭,又緊緊咬住呼吸,鬼使神差的,墊著腳朝著蒿草搖動的方向瞧去。

 “啊!”

 他叫了起來。

 “五娘!鬼阿叔!快看!”

 他指著遠離溪水的灌木叢中一蓬開著小小白花的藤草。

 “巴戟天!”

 巴戟天是一種名貴藥材,屬“四大南藥”之一,民間素有“北有人參南有巴戟天”的說法。

 飛來山中有此藥生長。

 簡單來說。

 發財了。

 孩子們雀躍散開,又在左近找了數株巴戟天。

 何五妹翻開行山手賬,簡筆記載:山陰溪谷,東側離岸百步接山林灌木處,有巴戟天。

 何泥鰍則把石上神龕再搭仔細了些,從懷裡取出又一個飯糰——這是他的早飯,沒捨得吃完——添進了祭品中。

 誠心小聲禱告:“山裡的朋友保佑,若回、回進山能尋著好草藥,俺願意次次多供個蜜棗飯糰。”

 山中空寂沒有回應,只有細細雨霧飄飄。

 再啟程。

 小錢錢給與喜悅壓過了傳說帶來的忐忑。

 何泥鰍頻頻沿途張望。

 卻再不是警惕暗處窺視的妖精鬼魅,而是……

 這裡,林邊的灌木叢裡纏著菟絲子。

 那頭,滿是青苔的亂石縫隙間長著巖柏草。

 北邊的低窪處,亂花掩映裡,簇著大叢大叢的蛇不見。

 西側的山谷中,冒出霧靄的樹梢頭,綴著竄竄山蒟。

 ……

 拂去遮眼的“恐怖”迷霧,真正的飛來山呈現在何泥鰍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