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 作品

第六十三章 解冤仇(下)

 孤月高懸,霧升庭院。

 黑貓據坐石欄上,霧氣高高高過耳尖,掩去了貓兒的身形,唯餘眸子在夜霧中幽明,閃閃對著正堂的門扉——新的劇目正在上演。

 起初,只有蓑衣人的影子孤零零映在“幕布”上。

 接著,便有如沙似煙的怪物在“幕布”上蔓延,絲絲縷縷,彷彿一團凌亂張開的蛛網,又慢慢聚攏出身形,好似潛伏捕食的蜘蛛。

 蓑衣人便是那無知無覺的獵物,任由蜘蛛的毒牙慢慢靠近,點點合攏,靜靜……

 “鏘!”

 撓耳的鋼鐵咬合聲突兀爆鳴。

 下一刻。

 大門“砰”地彈開。

 有黑灰煙氣裹著模糊人形電射而出,撞入庭院深積的霧氣,彷彿滴水點入熱油,教濃豔白霧驟然滾沸。

 門扉拍在兩側彈回,合攏的一剎。

 蓑衣人彷彿飛梭射出,劈開亂霧,緊追不捨。

 沉重長劍在其手中如臂使指。

 額,肩,胸,臂,腰。

 劈,砍,抹,刺,挑。

 暈開劍光在月下冷得刺眼。

 然而……

 “痛煞我也,痛煞我也!”粗啞的喊聲從黑灰煙氣裡響起,“怎生不砍脖子?今兒起床落了枕,正想尋人按上一按。你偏偏不砍,怎的?怕本使這一身銅皮鐵骨磕捲了那破鐵片兒?”

 蓑衣人默然無語,只是長劍微滯,再落下,已裹上一層青輝。

 灰煙裡“咦”了一聲,仍不見動作,任由劍光落下,將自己一分為二。

 死了?

 不。

 蓑衣人深知,方才一劍實如竹枝劃破水面,空落落沒著實處。

 劍風遲遲在濃霧中蕩起漣漪,那裹在灰煙裡的惡魘使者好似浮光水沫,隨漣漪破碎開來,徐徐散入霧中不見。

 留得蓑衣人落下身形,持劍無聲立於庭中。

 方才激盪起的霧氣緩緩沉降下來。

 月兒清照水霧平平沒過眉梢。

 風也緩了,聲也靜了。

 枯葉離枝墜落青瓦的響動也好似聲聲清晰可聞。

 難不成,走了?

 蓑衣人忽而擰腰,手把劍身急急折向腰後。

 下一刻。

 霧中突兀探出一隻鉤刃,無聲鉤向後腰,將將被長劍擋住。

 滋~

 在劍脊上滑出一串火星。

 旋即。

 蓑衣人雙手握柄陰陽變換,頃刻由守轉攻。

 變招不可謂不快,可當劍鋒掃過,卻仍只撩起幾縷霧氣而已。

 鬼使早已遁入霧中,發出陣陣怪笑。

 “老鼠鑽進了雞舍,咬死了雞鴨,你且說說,主人家肯放它走麼?”

 蓑衣人默不作聲,忽而擰身向後揮劍。這裡,鬼使突兀現行,正作勢劈下鉤刃,卻在兵器交擊前,又散作煙氣不現。

 “其實也無妨,這些個凡人,本使也嫌他們吵鬧,可卻不該殺了羅勇。對,對,他還沒死,現在還沒死,可總歸是要死的,他的精血那麼充盈,那麼新鮮,總不能叫本使白來一趟……”

 鬼使一邊藏在霧裡喋喋不休,一邊時不時在視線不及處送來利刃。

 蓑衣人竭力聽聲辨位,但這鬼使移動極快,又借霧遁形,越加神出鬼沒。

 好在蓑衣人眼快手疾,能夠勉力支撐,甚至偶爾可以揮劍反擊,但縱使擊中,也不過斬落一片虛影。

 慢慢的,濃霧好似牢籠,蓑衣人成了困在裡頭的老鼠,被這惡魘使者用言語,用勾爪,用它的神出鬼沒肆意戲謔。

 “小老鼠怎麼不吱聲?莫非是個啞巴?還是說,怕本使聽出你的來路?嘿嘿!難得難得,敢同窟窿城作對,親友竟還沒死絕麼?無妨無妨,待本使將你捉住,我那些個同僚有的是法子叫你開口。你想選哪一樣?剝皮抽筋?糞水熬煮?還是鐵汁灌腹?”

 話聲聒噪不休,蓑衣人卻好似完全不為所動,平靜持劍,默默循聲轉動步子。

 但若細觀。

 其握劍手法悄然由前後把持喚作了雙手合握。

 在鬼使得意描繪完種種酷刑的一剎。

 他猛地壓低身形,手上轉了半個劍花,劍尖指向右側。

 在那裡。

 一道灰影正自霧中析出,將要凝成實體。

 惡魘使者能在虛實間變化,卻不能憑空隱形,其神出鬼沒,全賴庭中濃霧。

 蓑衣人在幾次格擋之間,不動聲色用劍風掃開了周遭三尺的霧氣。鬼使迅捷,對尋常人而言,這三尺距離換來的時間,不過是一眨眼,實難反制。

 但蓑衣人偏偏能抓住這須臾間的時機。

 不假思索,提身飛刺。

 一劍深深貫穿了來者的胸膛。

 來者的面孔自霧中浮現,慘白無有一絲生氣。蓑衣人記得這張臉孔,是宅子守衛中的一個,被自己用小刀從背後割斷了喉嚨。

 頸上傷口猶在,血流乾了,翻出泛白的肉來。

 他絕非鬼使!

 老鴰般的怪笑自腦後響起,蓑衣人眼角餘光裡,一隻鉤刃探出了霧氣。

 ……

 鉤刃重重砍入蓑衣人後腰,把他似個破布娃娃掀了出去。

 破碎的蓑衣高高挑飛,然而,隨之飛濺的,不是鮮血,而是幾許破碎的金光。

 “金光咒?原來是個道士。”

 鬼使略有詫異,然更多興奮。

 獵物當然要活潑些,逗弄來才更有意思。至於金光咒,爛大街的貨色,縱能護身,可又不是那麻衣布衫,能披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