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2頁)

    這裡要著重聲明,東非王國陸軍是有一套完整且規模不小,符合時代潮流的軍工體系的,首先是因為如今時代的兵器還不像前世那樣離譜,技術難度低,武器種類少,所以東非也有能力和技術搞軍工製造。

    其次是恩斯特雖然一直聲明東非落後,居民受教育水平低,但實際上東非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在全世界都能排的上號,識字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上,還有一種所謂半文盲狀態的國民佔比超過百分之四十左右,也就是說按照時代標準,東非真正意義上的文盲佔比不超過百四十左右,所以東非並不缺基礎工人儲備,這也為東非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創造了條件。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還是受了德意志地區義務教育的紅利,東非真正來自德意志地區(奧匈帝國全境都算德意志地區)的居民佔比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其中南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佔據大多數,小部分是匈牙利和斯拉夫人。

    在1870年,德意志(德國)的文盲率只有百分之二,所以移民到東非的南德意志人基本上不存在文盲。奧匈帝國水平就差了許多(一戰時仍然高達百分之二十二),但是奧地利的義務教育水平還是很高的。

    至於半文盲,是東非強制推行德語的造成的結果,統一語言就必須給非德意志移民上課,而上課就少不了教授詞彙和語法,所以許多移民不說完全會寫,也能讀懂一些德語文章。

    當然,識字率並不代表文化水平高,東非當前最注重的是推廣語言,像數學,物理,化學之類還差的遠。

    而且學習這種東西,就是不進而退-->>
                                         
,即便是德意志居民,接受了完整的義務教育,如果他不去工廠打螺絲或者工地搬磚,那當前農業應用場景並不足以支持他們對知識的消化,看著傳統經驗就足夠了。

    所以很多德意志人踏入社會,不出幾個月可能就把那點小學文化拋之腦後了,再加上義務教育內部也是參差不齊的,德意志各個地區經濟水平發展不一,有的地方沒有優秀教師,教學質量堪憂。

    同時東非還把奧匈帝國境內移民到東非的各個斯拉夫民族同德意志人劃等號,這也造成東非的識字率並不和德意志人口掛鉤,反而要低於德意志人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