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4章 標題就這樣(17)

 網友們都在網上分享起了自己看到過的離譜拐賣事件,這些事件背後真正讓人感到可怕的不是拐賣本身,而是受害者被拐賣後,苦難被隱形了,反而是在為拐賣這件事各種洗白。 

 呈現出來的宗旨就是:被拐賣的兒童要感謝人販子把他賣到一個好的家庭,才讓他有了嶄新的人生,被拐賣的婦女心甘情願當被賣的女人,幫村裡脫貧致富養大孩子們。 

 “分享過我看到過的一個離譜故事,女主被拐賣之後受盡苦楚,每天都在捱打,都在被迫不停地生孩子,心理也沒出問題,後來被解救回去了,心理反而出問題,每天都不快樂,都很抑鬱,不是因為家人不關心她,也不是因為周圍的流言蜚語,反正她就是不快樂,後來有一天晚上,她瞞著父母,瞞著她所有的親人,收拾東西,又回到了她被拐賣的那個小山村,回到那個買她的男人身邊,至此她終於快樂了,終於圓滿了,心理問題也迎刃而解了,啊,原來丈夫和孩子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啊,不知道作者是出於什麼心態寫出這樣的小說,反正當時年幼的我看到這篇小說,內心大受震撼。 

 “嘿,你們那算什麼,我還做過一道語文題,作者把自己被拐賣的母親寫成了書,作者在文中的傾向我們就先不說,就問問這道語文題的標準答案吧,文中的母親是父親花錢買的來,且半生都在被這個家榨取利用價值,後來有一天,母親覺醒了,丟下了一切,永遠的離開了這個家,再也沒有回來過,父親很憤怒,出題人問作者為什麼會憤怒,正常人都會覺得,父親是對母親出走這種“創舉”的憤怒,因為此前的母親一直都是安分守己的,但出題人的標準答案是父親是對母親有感情,只是這種感情沒有表露出來,深藏在心裡。出題人又問,母親還會不會再回來?出題從各個方面分析了母親一定會回來的,一方面是從孩子的角度,出題人覺得母親會再回來,因為母親雖然是買來的,但幾十年的家庭生活,對丈夫孩子肯定是有感情的。從父親的角度,母親離開後,父親也一直守在村口等待,隱隱強調一種:這樣好的父親,母親在外面吃苦了,必定會懷念,然後回來的?最後還從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覺得母親是一名傳統的農村勞動婦女,並不是一個絕情無義之人,離開只是暫時的,終究會迴歸家庭。然後總結:小說雖然表達的是農村婦女尋找自我,實現自我的心理歷程,但結尾期盼母親過不了多久就回來了,為出走的母親留下了一條迴歸的路,主題具有理性又不失溫暖,就問你們離不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