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禮祭,史官入山(第2頁)
而於雜役房的道人們,武當也有規矩,只要能夠成功築基,不管年齡大小,都可晉升成為護法道人,身份地位與尋常諸峰諸脈入室弟子等同,亦會刻下命牌,列入武當宗祠後堂,唯一不同的就是,護法道人無法拜師,只能獨自修行。
相比於尋常六大外院的築基弟子,蘇乞年經歷幾番生死,卻是對於這些雜役道人更加看重幾分。
於逆境中掙扎,經歷興衰榮辱的身份變化,心境磨礪後的堅凝,絕非尋常人可以想象,或許天資悟性不足,但這世間,並非是天資悟性上佳,就能夠登臨絕頂,世上走兩遭,蘇乞年明悟很多,不過是比尋常人更多幾分機會罷了。
第四日辰時,有禮祭堂的執事上山,大漢禮部一位右侍郎親至,隨行的還有一位史官。
蘇乞年下山,兩名雜役道人隨行,至於胖子近日有所悟,已在雷石峰外院玄武樓坐關數日,尚未出關。
天柱峰,禮祭堂。
雖然是辰時,朝陽初升,但是禮祭堂外已經聚集了很多人,絕大多數的外院弟子,剩下的就是近百位純白道袍的諸峰入室弟子。
禮部右侍郎,位列正四品,乃是禮部除了尚書之外的第二把交椅,除此之外,只有另一位左侍郎與其並駕齊驅。
而大漢官階,向來與武功修為息息相關,若說正六品以下尚有餘地,到了從六品,若是沒有相應的武功修為,即便是皇親國戚也不能通融。
是以,這位禮部右侍郎,能官拜正四品,實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一流混元境大高手,甚至在一流混元境中,也少有可及。
至於往上更進一步,就十分艱難,唯有證道元神,位列頂尖,才能臻至從三品位。
來了!
辰時過一刻,禮祭堂前,很多武當弟子就眼前一亮,看山道的盡頭,一習暗青長袍隨著山風輕揚,那是一個少年,看上去十分清秀,乍一看普普通通,但越看越有一種沉迷的跡象,彷彿謫仙臨塵,有一種堂皇,更縹緲的氣質。
青羊峰,蘇乞年!
就是這個少年?
一些諸峰入室弟子露出詫異之色,雖然氣質有些不俗,但也非是三頭六臂,更無幾分磅礴氣血透出,就是這個少年,這一年來在山中攪動風雲,橫推外院,而今更臻至《龜蛇功》第十層,繼往開來?
“武林中有些傳聞,江湖人稱武當小神仙。”
“聽說其在江淮道海陵州立下大功,斬妖十餘萬,位列誅妖榜第八千八百一十六位,被破格擢升為正七品龍衛……”
有消息靈通者透露出一些故事,如一些入室弟子也暗暗咋舌,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更多的外院弟子則是目光有些複雜,距離年祭,才剛剛過去幾個月,這個少年就以這樣的姿態再次來到他們面前。
這一次,無須出手,至少整個外院,無人敢質疑。
禮祭堂前。
此刻眾目所視,蘇乞年風淡雲輕,他步子不緩不急,身後兩名雜役道人卻有些緊張,但還是努力挺直腰脊,多少年了,他們沒有感受到這樣的敬畏與豔羨,敬畏的目光不屬於他們,但掃過他們的目光也比往日多出了幾分正視,至於豔羨,就來自許多值守的雜役道人,顯然一干青羊峰雜役道人的變化,已經傳了出去,這樣的機緣造化,是一輩子都難求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