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撤離前(三)(第2頁)
又費了不少時間,眾人終於回到南京,說實話,這體驗並不好,渾身難受。
之所以選擇此路,自己是防止迴歸時被盯上、被人發現什麼,搞出這般大動靜,哪怕在南京,也會有無數人想要窺探他們。
走水路自然方便,但別人也是這麼想的,那他們只能走陸路回南京,當然,不包括傷員。
好在休整滯留一段時間,多數傷情都已恢復能同行,只有少數傷勢尚未好轉的隊員,同李小榮那條船回來,並轉入作訓場那邊修養。
在城外下了車,已經提前聯繫好接應的船,將王明坤等人接回,也一併將多餘裝備這些帶走,
當然了,並不包含船機這些,船機卸下後,暫時先存放在了基地船上,後面看情況再安排其去向。
帶走了多餘裝備,林默等人拎著一兩個箱子,輕裝回城,當然,是分開走的,三二人一組。
進了城,去的不是雞鵝巷,也非洪公祠,也不是之前的落腳點,而是城西,之前物色好的地方。
那地方,經過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改建後,眼下已經正式的投入使用,之前徐顧煜已經帶人接收併入駐。
林默等人,基本都是搭乘著黃包車去到周邊,然後步行前往新駐地。
林默與鄭君山一道,拎著箱,穿過駐地外那段新整修過一番,更加齊整寬敝的短路,風塵僕僕的樣子,手提皮箱,像是個前來報首的新人。
因為新修整好的門牆兩側,還有掛著紅花的新牌子,上書某某經濟研究歷史啥啥一堆的研究所。
算是採納了林默的意見,不過並沒有用單一的名號,而是找了一堆冠上,光是為寫滿這些,字號都縮了好幾號。
不過也好,越這樣,越像是草臺班子,安置閒雜人等的地方,以後有些什麼動靜,也好對外給搪塞過去。
而在兩側,之前窄窄的那條排水溝,也外擴弄得頗為寬大,估摸著能有三米寬,內側直抵牆根,僅留了個不是十釐米的渠沿。
外側渠沿倒是挺寬的,估計能有一米,上面還擺著些花盆裝飾,估計是附近的小孩,正有不少在這跑去跑來打鬧,或在水邊撈魚。
水渠還挺深,估計有一米,水則有五六十釐米深,清澈的水裡遊弋著大量小魚,看顏色就知道,觀賞魚無疑。
搞這麼個水渠,自然不是單純用來排水或養魚,一者美化一下此地的外觀環境,讓對外宣稱的那些說辭,能更立得住腳。
二者起護城河效果,阻止人靠近牆低,既阻隔閒雜人等,也阻止心有不軌的,而且此水深也是精心設計的,趟水很容易發出動靜,但不趟又大概率越不過。
水渠是基本環繞了建築一圈,除去門口稍窄,並用條石搭起,其他地方只會更寬。
在周圍小孩好奇目光中,幾人在門口好奇四下看了幾眼,這才裝作新人模樣,遞了證件,查閱後進了門。
右側過道,已用木箱堵住了大部,其內填土,種上了花草矮樹等觀賞植物,增添了綠意,也將那一側視野,遮擋大部。
左側過道並無遮攔,樓下屋牆拆除,將一樓做為了停車場,眼下已經停了幾輛車。
更往內,才見綠意,一樣是種在木箱中的綠植,只不箱子分置在道路兩側,而非堵住道路。
而正面往前穿過樓洞,不過可以看見裡面,曾經的貨場上,已經起了一堵近兩米高的牆,其上還穿插種植著矮竹矮樹等綠植,密密麻麻,隱約可聞其間傳來的水聲。
幾人並沒進去,而是帶著東西往左側而去,地面非磚非石也非混凝土,而是鋪上了一層瀝青。
地了種有綠植處,這裡也有一條排水渠,不寬,一米左右,之前的地方也有,並與外面的水渠相連接,只不過將其佈設成了暗渠。
水渠也有近一米深,水的話有七八十釐米,裡面也是小魚成群,不過還能看見一條稍大些的,估計是之前從地下抓的,只不過暗渠里布了鋼網,它們出不去。
從側邊路口,更能看清貨場的佈置,確如規劃的,弄了個水池,周圍種了一圈樹和竹遮擋。
據介紹,池子裡還弄了假山、噴泉、棧道、亭子這些,池裡則養了捉出來的大魚,挺好看的。
見他們回來,在主樓辦公的文職隊員,已經主動出來安排了,此駐地是連同住宿這些一併解決的,外面這一圈房舍,就是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