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霸王 作品

第七百一十二章 參同契的真正作用(第2頁)

先前愣神,主要原因就是從參同契上湧現出來的大堆信息。

新的一卷修成,又能點化一件法寶,還能將兩次機會合並,起到更佳效果。

四階飛劍直升五階尤是不夠,但換成極品靈寶衝擊通天靈寶卻有一定把握。

白子辰身上靈寶,有發展潛力的就兩件,極品靈寶玲瓏混元塔,下品靈寶九陽神火鑑。

前者是空間靈寶,一旦到了通天靈寶品階,對穿越虛空亂流能起到巨大作用。

如果不是運氣太差,撞上百年難遇的大型亂流,能保安然無恙。

所以修仙界中空間型他通天靈寶數量會這樣少,縱有也讓前輩修士飛昇時候帶走。

飛昇成功,被帶上地仙界。

飛昇失敗,被虛空亂流捲走,在無盡虛空中飄蕩,直至在死寂環境中迎來滅亡。

不過玲瓏混元塔在他這次跌入虛空中時受了損傷,他又沒有修理空間靈寶的本事,只能藏在丹田氣海中慢慢靜養。

至於九陽神火鑑,本身控火威能不值一提。

能被白子辰器重,全因為攝神寶鑑,能照人虛實,勘誤糾亂,對誤入歧途的弟子給出正確的修煉意見。

就算再有經驗,教授育人一生的結丹修士,親手傳授的弟子最多也就數萬人。

再多,就超出精力上限,根本不可能做到盡職教導。

而九陽神火鑑一日就能給上千名弟子會診教導,還通過後續反饋不斷增進內容。

這份差異,在時間被拉長後還會更加明顯。

元嬰真君壽元提升後,呈現出來的收徒數字並沒有得到大幅增長,甚至小有回落。

主要這類人能做的事情太多,遠遠不侷限於傳道受,一定要將自身所修發揚光大。

還有自身大道要攀升,能夠抽出的時間有限。

而九陽神火鑑就不同了,只要提供靈石它就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歇的使用攝神寶鑑。

而到了靈寶級別,在注重維護的前提下,用上數千上萬年是等閒。

只要白子辰投入資源,九陽神火鑑應無需太長時間就能攀升到極品靈寶。

屆時再衝擊通天靈寶,若能成,將會是一件難得的戰略寶物。

眼下對基層修士就已經很好用,成了通天靈寶,真想象不到九陽神火鑑會進化到什麼程度。

只怕元嬰真君,都能通過攝神寶鑑觀察到他們的肉身狀況,給出建議。

對於想要建立勢力,壯大宗門的修士來說,拿兩件極品通天靈寶來都不捨得換。

除上述這點,參同契和配套的鼎器歌成了一章完整功法。

從頭閱讀下來,篇幅中很多內容詰屈聱牙,像是故意如此,不想叫人看懂。

就連白子辰都是似懂非懂,不敢說已經參透,但識海已經自顯變化。

那隻萬年不變的烘爐焰火一旺,所有火炭激射而出,將內裡天地鬧得天翻地覆。

燒的天穹往下一降,天地合攏,壓的兩邊距離都接近了。

烘爐猛地一漲,散入整個識海。

輪到這天地好似成了一個更大的爐鼎,陰陽萬物變化盡在其中。

不論是一劍生萬法,還是道生一劍,只要放在其中演化,就能生出種種可能。

白子辰試著觀想五階飛劍,自己擁有的很快就凝聚出現,曾經使用此刻不在手上,就只有一層淡影,很快就維持不住散掉。

必須抽取了一絲劍光,才能維持飛劍形態。

往天地爐鼎一指,這些五階劍光就依照道生一劍的路數自行運轉起來。

耐著性子看了半天,只能說尚有進步空間,劍光配合上邊全是漏洞。

但不同真實界,每一次道生一劍的揮出,都必然是在極端情況下用出。

用之必然精疲力盡,導致使用機會極其有限。

而在天地爐鼎中演示,效率的確低下,但勝在只消耗一縷微不足道的神識,毫無負擔。

眼下沒有作用,可千百次,千萬次後,定然能讓道生一劍質變。

“不愧是淨明宗傳下的大法,還藏著這種神異,算是意外之喜了。”

既然道生一劍可以,那今後其餘新創剛習的神通,或許都能借此練習,值得好好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