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 作品
第346章 不韋縣的歷史由來(第2頁)
由趙佗創立的南越國曆經九十三年,經五代南越王之後,在呂嘉的手裡斷送了。
漢武帝將呂嘉為首對抗漢朝的官員全部處死後,將呂氏宗族全部遷徙到了當時南中的益州郡,在益州郡的西部建立一座新的縣城。
因為遷來此縣的基本都是呂不韋的後裔,為了彰顯先人之惡,故將此縣命名不韋縣。
就這樣,瀾滄江以西廣闊壩子裡出現了最早的城市、中原王朝所設置最偏遠的封建政權,不韋縣。
遷徙至此的呂氏家族利用自己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積累的雄厚知識,以及自己的家傳經學《呂氏春秋》,在這裡開文教之風、興建學校。
大量移民將中原進步的文化、耕作、經商習俗帶到這裡。從此,中原文化開始紮根南蠻之地。
漢武帝設置的不韋縣,在確定了華夏西南版圖的同時,還加強了漢王朝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統治,加速了“哀牢歸漢”的歷史進程。
原本歷史中,諸葛亮出兵南中之時,出身永昌郡不韋縣的呂凱就是呂氏宗族的族人。
在劉備去世後,南中多郡縣反叛,雍闓反漢附吳,呂凱與府丞蜀郡王伉率領吏民閉境拒雍闓,雍闓多次勸呂凱降吳,均被拒絕。
呂凱在邊陲之地對蜀漢朝廷盡忠不變,諸葛亮平定南中,表彰呂凱功勞,以呂凱為雲南郡太守,封陽遷亭侯。
後來呂凱為叛夷所害,其子呂祥及子孫世代皆為永昌郡太守。
…………
已經抵達不韋縣數日的王翦等人,這段時間一直在當地嚮導的陪同下,在不韋縣附近的村落進行查看。
“永昌郡人口雖多,不韋縣更是郡治,但是要想動員當地的所有百姓,恐怕難如登天!”趙充國眉頭緊皺的說道。
“趙兄的意思是,永昌郡人口眾多,但是漢人卻並不多,而其他各族百姓不願服從大漢政府的調遣?”甘寧抬頭向四周望了望,確定沒有人注視後,低聲問道。
“並非如此,當地各族百姓雖然多,但是這些年受到大漢的庇護,他們大多數人還是感恩戴德,願意服從政府的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