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技術上的小秘密
大夏陰曆2007年4月14日4時,肩負重要使命的衛星,在西昌被髮射升空,並且完成了既定目標。
100%本土化產品,考察到其中一個螺絲,那都是大夏本土員工手搓的,所以北斗項目團隊也比任何海外勢力都強調著技術保密和人員信息保密。
“其實五年前的時候,北斗三號工程正式啟動建設,是實實在在的加快了北斗系統的全球服務進度,這其中,比如星間鏈路技術,不僅解決了我們北斗衛星目前沒有多少地面站的問題,還大大提高了定位精度
7萬公里測距精度達到釐米級,相當於能看清幾十公里外的一根頭髮絲。
按照我們此前規劃的方案,明年我們的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就要陸續發射升空入軌,到時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從區域運行,開始向全球運行拓展。
也非常感謝你們公司和夏芯國際、中原半導體這些公司在咱們本土半導體產業的努力扶持,這次能夠運行星間鏈路的北斗衛星Cpu電子裝置,基本都是由本土工廠製造,不需要擔心零部件的安全性。”
說道這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劉燁風,對周瑜再次道了一聲謝謝。
他清楚的知道,如果沒有大夏新科一直在努力推進半導體產業的升級與革新,現在北斗衛星恐怕還不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百分百。
而現在,寇可往,吾亦可往!
核心元器件以及所有單機部件的百分百自研,百分百本土化,讓北斗衛星團隊有更多底氣。
哪怕是現在最火熱的gps全球定位技術,在北斗衛星團隊看來,也並沒有什麼技術優勢。
現在北斗衛星要試著走出國門,發展全球業務。而大夏新科也在面臨著可能會失去gps全球定位服務的關鍵時期。
各自都有正當理由,加上兩者都是這些年的“三好學生”,所以很快,京兆方面就同意了大夏新科與北斗團隊的深度合作方案。
這種深度合作,對於兩方的工程師團隊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技術和自身學習資質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