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磕 作品
第679章 技術上的小秘密(第2頁)
畢竟曾經北斗團隊和大夏新科合作,也僅僅基於北斗系統提供服務,而大夏新科在自家手機上面,安裝北斗衛星的信號接收器,接收服務。
而這種深度合作交流,就建立在雙方都需要對另一方的技術,有了解,有深入心得體會的程度上,才能夠合作愉快,儘快出成果。
比如現在大夏新科的工程團隊精英們,就需要聽北斗團隊的精英講課,而且還是“小班教學”,從基礎開始掃盲。
“衛星在離地面2萬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週期環繞地球運行,使得在任意時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
由於衛星的位置精確可知,在接收機對衛星觀測中,我們可得到衛星到接收機的距離,利用三維座標中的距離公式,利用3顆衛星,就可以組成3個方程式,解出觀測點的位置,我們這裡寫個座標(x,y,z)。
考慮到衛星的時鐘與接收機時鐘之間的誤差,實際上有4個未知數,x、y、z和鐘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顆衛星,形成4個方程式進行求解,從而得到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程。
事實上,接收機往往可以鎖住4顆以上的衛星,在這個時候,接收機就可以按衛星的星座分佈分成若干組,每組4顆,然後通過算法挑選出誤差最小的一組用作定位,從而提高精度。
衛星定位實施的是‘到達時間差’的概念,也就是利用每一顆衛星的精確位置和連續發送的星上原子鐘生成的導航信息獲得從衛星至接收機的到達時間差。
衛星在空中連續發送帶有時間和位置信息的無線電信號,供接收機接收。
由於傳輸的距離因素,接收機接收到信號的時刻要比衛星發送信號的時刻延遲,通常稱之為時延,因此,也可以通過時延來確定距離。衛星和接收機同時產生同樣的偽隨機碼,一旦兩個碼實現時間同步,接收機便能測定時延;將時延乘上光速,便能得到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