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限制(第2頁)

 聽到周瑜拒絕,萬東盛的神態也沒有其他轉變,只是點頭表示知曉。

 在晶東方高層管理們談完其他細緻的合作之後,周瑜又帶領著李賢審等人開始在晶東方目前的京兆市LCd液晶面板生產車間邁步欣賞起來。

 聯邦內部極為少見的機械臂和一應電子設備,被分門別類、規整劃分在流水線的不同環節。熟練的技術員工們面容嚴肅。一絲不苟處理著自己面前的技術環節。

 哪怕不聽身旁晶東方管理層的講解,周瑜也知道這家工廠的技術員工們絕對都是高中畢業以上文憑。

 當然,他知道這已經是極為優秀的員工素質了,甚至可能在場其他人沒有任何人會知道,再過十幾二十年,要想進晶東方比較好的技術部門,沒有本科文憑,恐怕連門都進不去。

 而且面對晶東方如此秀肌肉的動作,西蜀新科周某人也只是微笑,並未有其他神態變化。

 擁有超越當前時代二十年的眼光,哪怕沒有腦海中的神秘晶體,他本人照樣也能活的風生水起,或許不能奮鬥出一個摩根大通,但培養出一個後世晶東方,並不會太難。

 很多企業與個人並非只是努力成就了它們,這種跨越式的成功,其實還有環境和時代的助力。

 有周瑜帶頭,西蜀新科其他技術高管和精英也自然面容自信。

 在聽完晶東方高管層的講解之後,李賢審已經在腦海中構建出了一套完整的LCd液晶面板生產線規模化流程,只不過他深知要想將這玩意兒落地,需要的是海量資源和運氣。

 就像晶東方如果沒有成功收購高麗現代的LCd液晶面板技術,這些生產線上的部分設備都沒有購買渠道。

 十月二十八號。

 李賢審作為西蜀新科半導體部門的主管,被留在了京兆市,與他同樣被留下的還有西蜀新科技術高層中,那幾位在半導體領域頗有建樹,也願意在晶東方這邊學習一些同行技術的骨幹。

 並且除了學習之外,他們還將在晶東方京兆生產工廠為晶東方的LCd生產線提供西蜀新科的優化技術,並且負責監督後續西蜀新科的定製訂單在該工廠的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