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自制芯片(第2頁)
儘管這些粒子大小似乎差不多,曾凡卻明顯能感應到差別,一些粒子似乎可以發光,一些粒子卻平淡無奇,原子內部就是這個模樣!
發光的應該就是質子,不發光的是中子,根據質子的數目就可以確定是哪種原子。
八個發光的質子,八個不顯眼的中子,那這就是一個氧原子核了。
按照曾凡先前的經驗,在他微觀感應之內的物體,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控制,現在既然可以識別出中子和質子,那麼他應該也能移動它們的位置。
決定一個原子屬性的就是原子核裡面質子的數量,假如減少一個質子,氧原子就變成了八個中子的氮原子同位素,減少兩個質子,那就變成了碳原子。
現實中原子核裂變核聚變會釋放出龐大的能量,那是基於同樣龐大的原子數量得出來的,單個的原子釋放的能量其實十分微弱,讓它們發生裂變的能量同樣不需要很大。
對曾凡來說,移動一個原子核中的質子比修復細胞核損傷容易多了,他的念頭剛動,原子核中聚集的一個發光的粒子就從裡面緩慢分離出來,離開原子核不過自身兩個多身位的距離後,突然瞬間加速,消失在遠方。
原先輕微振動的原子核似乎一下子活躍起來,聚集的粒子旋轉速度提升,曾凡的感應範圍瞬間變換了場景,退到了原子外面。
氧原子突然失去一個質子變成了氮原子,原先和周圍其他原子的穩定關係出現裂痕,本來是正電離子,突然變成了負電離子,原有的化合鍵斷裂,這個異類的氮離子被排擠出群體,成了遊離狀態,四處飄蕩。
剛才氧原子旁邊的一個鋁離子捕獲了曾凡分離出去的質子,由金屬原子變成了非金屬的硅原子,自身狀態同樣由負離子變成了正離子,原先就不穩定的化合鍵進一步斷裂,附近原子之間的穩定狀態被打破。
更多的原子從高頻振動變成了遊離狀態,附近區域的原子都開始活躍起來,從一小片區域的動亂逐漸向周圍擴散。
這次嘗試也給曾凡帶來了靈感,原先他的微觀感應只能在分子甚至更高的晶簇層面起作用,現在他可以操控到原子核內的質子,那麼操控單個原子當然也不再話下了。
進一步的去想,他不需要像芯片工廠那樣去單獨提煉高純度單晶硅,然後再費力氣去工業化蝕刻電路,現在就可以藉助中頻爐內部的能量場,用感應能力做出需要的芯片,工藝和複雜程度當然可以達到那些量產芯片做不到的水平。
硅在常溫下不是絕緣體,也不是金屬那樣的導體,而是一種半導體材料。
高純硅晶體中摻雜硼、鍺、磷或者砷元素形成特殊結構狀態,就可以製作出各種不同功能的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等晶體管,施加一定電壓就可以控制電流通斷、走向,搭配不同的電路設計,就可以實現複雜的高密度的電路功能,這也是硅芯片的基本製作原理。